目前搜尋結果為 13453 - 1346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容量儲存體:光碟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52-55
摘要: 本文介紹光碟(CompactDisc),並列舉其類型、技術及優缺點。光碟是一種用來儲存數位資料的碟形媒體,又稱為影碟(VideoDisc)或雷射磁碟(LaserDisc)。目前研發出來的光碟依其讀寫次數的不同,可分為唯讀式光碟、單錄多讀式光碟及可讀寫式光碟。前述三種光碟均使用雷射技術,藉由雷射光束在光學媒體上的某些位置燒錄儲存邏輯數字1,並在某位置留空白表儲存邏輯數字0;透過這種方式在光學媒體記錄資訊。電子儀器控制雷射光束將電腦資料轉換為適當的1與0的記號指令,並告訴雷射裝置將資料置於碟片的某些位置。光碟科技提供的優點,包括儲存密度高、易與其他使用者分享資料、資訊及資料的高度完整性。但光碟仍有其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存取和傳輸速度相對性的較慢,直到最近,始有高速率的光碟機提供良好的性能,但成本太高仍是一個考量的因素。(編者)
關鍵詞: 光碟,光碟技術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與文字處理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44-47
摘要: 七、八年前製作媒體時,尚需以照相打字作為文字內容的原件,始能製作投影媒體、幻燈媒體、電視字幕,而今則用電腦來完成,省時、省力又省錢,但必須在電腦中安裝適當的軟硬體才能作到。文中說明文字處理是媒體製作中極重要的一環,也是媒體表現在視覺資訊感受上的重要關鍵,文字的處理可分為以下幾種方式:一、書寫;二、中英文照相打字;三、電腦打字。接著說明電腦字幕軟硬體的需求,並介紹目前最便宜、最方便的二郎神排版軟體的設備需求,以及啟動方式,其輸入資料方式可分為直接操作鍵入、開啟文字檔兩種,並介紹其優點及一般排版功能,說明其可用於一般二十四針印表機印出漂亮之公文文字,並可將文字放大,便於製作投影片、幻燈片及電視字幕的底稿。(編者)
關鍵詞: 排版軟體,文書處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光纖與教育科技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4
卷期: n.14
頁次: pp.54-56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光纖(fiberoptic);作者認為光纖是未來通訊發展的主流與趨勢,各校可考慮鋪設光纖作為資訊溝通的管道,但因其裝設價格較傳統電纜高,故各校仍應視其發展計畫來評估其需求性。作者除詳細說明光纖纜線規格與器材外,並分述其優缺點。光纖纜線與其他纜線系統相較之優點為:一、電磁絕緣;二、遠程距離;三、頻帶廣闊;四、重量輕。其缺點則為:一、接頭材料價格貴;二、纜線脆弱;三、訊號路徑複雜;四、整體費用高。此外,亦介紹同軸電纜(coaxialcable)的優缺點及其應用,以及如何選擇光纖與同軸電纜之考慮因素,供眾參考。(編者)
關鍵詞: 光纖,fiber,optic,同軸電纜,資訊傳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互動式課程軟體之人機介面的新研究:使用者的思維模式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4
卷期: n.14
頁次: pp.40-48
摘要: 當電腦界普遍關心〞使用者親和度〞(user-friendliness)的課題時,以協助人們快樂地、有效地學習知能為目的之互動式學習系統(Interactivelearningsystem,簡稱ILS)的研發者對此課題更需投以相當之關切,因為使用者親和度設計不佳的ILS將會減低學習過程的〞快樂〞及學習成果的〞有效〞。互動式學習系統與其他教學媒體相比的優點是其互動性強,ILS能促使學習者作出選擇、回答問題、解決疑難等外在行止。當然,激發此行止的終極目的乃是導致內在之思想運作與動機變化。回顧有關ILS的相關研究,有關互動特性者並不多。至於專研於ILS與學習者互動狀況的研究,可分使用者控制與合作學習二大方向,其他有關互動的研究新方向亟待開發,而人因工學是很好的啟發領域。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Interaction)的研究在ILS領域中,是新的方向。因人機互動的研究牽涉到〞人〞與〞機〞,各學者專家之研究貢獻為:愈了解人機互動的狀況,愈能設計出有效的ILS系統。而人機介面的本質與使用者的個體差異因素均會影響人機互動行為,學習者在ILS的環境中學習時,需要負擔三種認知負荷:學習內容、程式架構及互動程式。學習者之思維模式(MentalModels)是研究人們對於事物及現象理解狀況之理論。在人機互動的領域中,思維模式是指人們對於所接觸的電腦系統所產生的理解,代表使用者所了解的、以為的系統之架構、功能、及內在的運作狀況。由於思維模式非以直接觀察得知,文中列出五種不同方式來測量使用者的思維模式。(編者)
關鍵詞: 思維模式,人機互動,互動式學習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媒體服務革新的執行方式與研究方法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4
卷期: n.14
頁次: pp.26-32
摘要: 本文提及媒體服務系統應是一種軟性系統(SoftSystem),而媒體服務系統的革新應屬一種「計畫的變遷」(plannedchange)。作者認為從國內視聽教育的發展史來看,媒體服務與視聽教學、圖書館的非書資料管理、教育心理學、教員發展、以及電腦多媒體等不同科目或領域曾有相當的重疊。同時,媒體服務的功能亦必需經由技巧的溝通以使教育主管單位了解其重要性,因而獲得支持,以利業務之發展,因此媒體服務亦是一種systemicapproach的運作。在確立媒體服務屬軟性系統與其運作應用systemicapproach的前題下,任何有關的改革亦應以此二者作為思考與計畫的方向。Bohla的CLER模式包含在「計畫變革的大模式」中,此一大模式包含八個子模式。此大模式中所規劃的分析與執行的方向,可以說是以軟性系統的觀點出發,並以systemicapproach來推行的。本文檢視此八個子模式,並以一所大學媒體中心的改革為例說明如何應用這些模式來實踐媒體服務的革新。國內有關媒體服務的研究不多,大多以量的方式進行,通常依循實證主義的模式。近年來,質的研究方法已漸獲認同,其中以自然探究法,最符合軟性系統與systemicapproach的精神。作者於文中提出九項具體步驟以確實規劃與執行此自然探究法,,此研究計畫與步驟,乃參考學者專家所訂之各相關模式,配合行動研究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協同合作」的精神所擬定。(編者)
關鍵詞: 媒體服務系統,軟性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近20年台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論文引用參考文獻特性分析(下)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32 n.2
頁次: pp.210-238
摘要: 詳見「近20年台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論文引用參考文獻特性分析(上)」
關鍵詞: 引用文獻分析,書目計量學,資訊尋求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World-Wide Web:網網相連的網路世界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32 n.2
頁次: pp.194-209
摘要: World-WideWeb(WWW)雖是整理網路資源工具之一,但其結合超文件與多媒體的方式促使各項網路資源得以文數字、圖形、影像與聲音等多重方式一併呈現,同時可經由文件串連方式找到相關資源,從而形成「網網相連的網路天地」,因此廣受網路使用者的喜愛。本文由許多不同的角度切入,討論WWW的發展歷史、系統架構、常用名詞、功能、使用方法、如何找尋資源以及WWW的優點和缺點。最後,作者比較WWW、Hytelnet、Archie、Gopher、WAIS等網路工具,依涵蓋範圍、網路資源的整理、資訊選項位置顯示、關鍵字查詢、使用方式及使用者介面六方面加以探討。(編者)
關鍵詞: 全球資訊網,網路資源,W3,WWW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們需要更多線上公用目錄使用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32 n.2
頁次: pp.168-181
摘要: 中文線上公用目錄(OPAC)幾乎已經成為圖書館使用者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但有許多功能,如:索引和檢索方法,都是模倣自西方線上公用目錄,這些「移植」的系統事實上在許多功能上無法完全因應中文而發揮其效用;另一方面,國內對於線上公用目錄的使用調查研究也十分稀少;因此,本文強調研究線上公用目錄「使用」及「使用者」的重要。作者首先選擇報告國外較近的兩個有關線上公用目錄的研究結果,其次描述國內相關的研究和論述;最後以淡江大學教資系兩組學生的作業舉例說明應用不同研究方法以進行線上公用目錄使用之研究情況。(編者)
關鍵詞: OPAC,線上公用目錄,使用者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Networked, ELectronic and Virtual Library: Libraries of the 1990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412
卷期: v.32 n.2
頁次: pp.119-129
摘要: 美國圖書館自1960年代至今,已由紙本式圖書館演變至自動化圖書館,乃至於網路與電子圖書館。1990年代裡,雖然印刷資料仍是大多數圖書館的核心館藏,但由於資訊技術的進展,已有越來越多的圖書館朝向網路化、電子化及虛擬圖書館發展。這些圖書館將使其讀者得以經由線上系統獲取全球無窮盡的電子網路資源。本文旨在敘述美國對於網路化、電子化及虛擬圖書館的發展,作者並以其親身參與之OCLC及OhioLINK為例。OCLC創立於1967年,原為美國俄亥俄州學術圖書館網路,後來發展為國際性之線上電腦圖書館中心(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其會員包含美國50州及全球40餘個國家之圖書館。OhioLINK則是最近由俄亥俄州一些主要學術圖書館共同合作建立的新系統,其主要目的在於採用新資訊技術以進行資源共享。(編者)
關鍵詞: 虛擬圖書館,OCLC,OhioLINK,電子圖書館,資源共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近20年台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論文引用參考文獻特性分析(上)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409
卷期: v.32 n.1
頁次: pp.94-118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透過近二十年來台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文獻,探討著者引用參考文獻的特性,藉以聊解國內有關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研究的特質及其學術性,同時探討著者及期刊自我引用的情況。並藉由統計方法,檢定民國63-72年及民國73-82年這兩段時期,各項的分析結果是否有顯著的差異。期望此一研究結果能提供國內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在未來朝向學術及科學研究的參考。利用台灣地區七中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共蒐集到1079篇期刊文獻,並從中的到13266篇參考文獻。利用引用文獻分析法所得到的結果包括:在這兩段期間,平均引用參考文獻由8.2篇增至13.6篇;未列參考文獻的文章由28.90%減%少為17.04%;引用英文參考文獻的比率由50.32%增至56.04%;期刊文獻是主要的參考文獻來源,由39.32%增加至48.84%;引用近五年的文獻由45.12%降至38.75%;所引用的文獻仍以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為主,由70.30%增加至74.54%。從參考文獻主題分佈來看,台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並不具有科技研究的特性。而這兩段時期著者自我引用有顯著增加,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國內著者王振鵠,國外著者分別是W.AKatz及F.WLancaster;被引永次數最多的中文個人著作分別是「圖書館經營法」藍乾章撰及「圖書館學論叢」王振鵠撰;英文著作是IntroductiontoReferenceWork(byW.AKatz);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中文期刊在這兩段時期均是中國圖書館學會報,英文期刊則分別是LibraryResourcesandTechnicalServices及LibraryJournal,此外引用的期刊及圖書種數均有極為顯著的的增加。(作者)本文作者透過台灣地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文獻之研究,探討研究者引用參考文獻的特性,藉以瞭解國內有關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研究特質及其學術性;同時瞭解著者及期刊自我引用的情況;並藉由統計方法,在民國63-72年及民國73-82年這兩段時期,共選出1079篇文章成為研究樣本,檢定各項分析結果是否有顯著差異。結果發現:引用參考文獻平均數由8.2篇增加至13.6篇,未引用參考文獻文章亦顯著減少,引用文獻中以英文期刊居多,引用文獻之主題以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為主,但亦顯示台灣地區此主題期刊論文的「研究」價值並不算高,其中著者和期刊自我引用的比率均有增加,上述結果讓學者們對於未來朝向真正的學術研究有更明確的導向。(編者)
關鍵詞: 引用文獻分析,書目計量學,資訊尋求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選書人員之探討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409
卷期: v.32 n.1
頁次: pp.76-93
摘要: 支援教學與研究是大學圖書館的主要任務,而圖書館功能的發揮則有賴於圖書館館藏的建立。因此,有效率地發展及管理館藏,以符合教學、研究及其它各種相關活動所需,無疑是大學圖書館的經營重點。然而,選書工作並非單純的收藏,而應該是選藏。選書工作可以說是最具學術性的業務,最佳的選擇應該是使大多數的館藏能符合教師及學生目前及未來使用的需求,並使閒散無用的圖書數量減至最少。大學圖書館的選書工作應由教授或是館員來擔任,一直是倍受爭議的話題。長久以來,我國大學圖書館主要是依靠教師進行選書工作。但是,完全依賴教師的選書方法,對一個想建立完整、有系統發展的大學圖書館來說,卻是值得擔憂的事。此外,近來出版品數量日益增多,出版類型也日趨多元化,對圖書館而言,如何做好選書工作,建立完善的館藏,可以說是當務之急。本文即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研討,首先探討大學選書工作的特性,其次比較教師與館員選書的特性,並歸納說明有關教師選書行為的調查文獻,作為結論,希望能提供國內各大學圖書館進行選書工作之參考。(編者)
關鍵詞: 選書,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圖書館從業人員之職稱現況與檢討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409
卷期: v.32 n.1
頁次: pp.67-75
摘要: 作者因閱讀大陸婁承肇先生所著[大陸圖書館從業人員的職稱制度]一文後,反思台灣地區圖書館事業從業人員的職稱問題,認為目前有辨識不易、交流困難、管理制度未能統一等諸多問題。作者認為圖書館為一公共機構,運作時須編制職位,居該職位之從業人員若能以名指實,則可達到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所要求的專才專業、適材適所的目標。文中先對台灣地區現行圖書館從業人員的職稱梗概略加分析,並由圖書館行政法的觀點檢討現制之優劣得失,藉此規劃出另一套可行的方案,以終結現存多軌並行的進用體制下既有礙圖書館利用關係的順暢進行,以彰顯圖書館組織之預期功能。(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員,人員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