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9157 - 916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二十一世紀的共同願景:建立學習型圖書館
書刊名: 書苑
出版日期: 200101
卷期: n.47
頁次: pp.45-59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二十一世紀的圖書館,是否有需要建立一個學習型組織,以因應許多的改變與挑戰,使圖書館能永續經營。此外也介紹圖書館界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成功實例概況,另對建構學習型組織的具體作法,提出個人的建議與看法。(作者)
關鍵詞: 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圖書館,learning organization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二十一世紀資訊中心:數位圖書館
書刊名: 書苑
出版日期: 200101
卷期: n.47
頁次: pp.34-44
摘要: 圖書館自動化在20世紀已廣為普及,隨著資訊科技的創新與數位化資料類型的盛行,21世紀圖書館將繼續為第二代自動化系統的建置而努力。數位圖書館將是未來人類的資訊中心,國內外對此一議題已有相當多的論文發表,本文主要在探討數位化圖書館的意涵,數位化圖書館建置的目的與規劃原則,對未來進行的工程將碰到的問題提出部分的看法。(作者)
關鍵詞: 數位圖書館,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電子書對公共圖書館的影響
書刊名: 書苑
出版日期: 200101
卷期: n.47
頁次: pp.1-9
摘要: 電腦科技與通訊的不斷進步,使愈來愈多的資訊以數位化的方式被擷取,因此圖書館的角色功能也會跟著加以調整轉換。電子書的出現必定會改變公共圖書館的作業方式和程序。本文探討電子書可能造成的衝擊,強調公共圖書館必須隨時接受新資訊、建立新觀念,以調整服務方式,因應未來可能會來臨的電子書時代。(作者)
關鍵詞: 電子書,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圖書館實施經驗談:以交通大學圖書館為例
書刊名: 書苑
出版日期: 200101
卷期: n.47
頁次: pp.10-33
摘要: 隨著電腦與網路科技的突飛猛進,電子圖書館的概念正衝擊著傳統圖書館的作業與服務模式。本文指出傳統圖書館和電子圖書館間存在著漸進的關係,而非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藉以激勵圖書館從業人員勇敢邁向電子圖書館。本文敘述交通大學如何從電子圖書館的三要素-電子化館藏、電子化作業、和電子化服務著手,逐步實踐電子圖書館的理念,期能對國內圖書館界同道有所啟發。(作者)
關鍵詞: 電子圖書館,電子化館藏,電子化作業,電子化服務,圖書館自動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書店
書刊名: 書店
出版日期: 2001
頁次: 204p.
摘要: 這本《書店》的女主角開了一間書店,卻因為種種阻撓而被迫關門,但是,她以及她的書店將永存在我的記憶之中。這位女主角在我看來簡直是「殉美」的勇者-因為愛書的男(女)人最美,而為書而犧牲的女人最最美。哪一天你(妳)去一間書店,請記住,不僅書店中的男(女)最美,書店中沒有最美的男女也最美。(編者)
關鍵詞: 書店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元代文學論著索引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200109
卷期: v.35 n.2
頁次: pp.69-112
摘要: 1.本索引收錄元代文學研究論著833部,不收單篇論文,至於古籍影印本不予收錄。2.本索引所收專書期限為1915年至2000年6月。3.專書著錄體例:依次為專書編號、書名、著譯者、出版機構、出版年月、頁數等六項,年月一項採用公元,部分專書本身未有標出出版月份,故缺。4.排列次序按出版年月先後排列,若一書由不同出版社先後出版、或重排、或增訂,則排列於一起。(作者)
關鍵詞: 文學研究,元代,書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哈佛模式」:關於美藏漢籍目錄現狀的思考:兼評《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200109
卷期: v.35 n.2
頁次: pp.11-20
摘要: 美國是海外保存古籍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其收藏仍處在情況不明之中。筆者以為哈佛燕京圖書館整理開發館藏中國古籍的運思和運作,具高起點和持續發展的特點。姑以「哈佛模式」稱之。此「模式」包含二重意義:一是以編寫善本藏書志為先導和基礎的項目籌劃;二是以館長統籌、經費穩定、人才引進為結構的項目運作方式。而沈津著《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無疑是「哈佛模式」的關鍵,體現了「哈佛模式」運作的成功。故藉此行文特為試評。(作者)
關鍵詞: 目錄學,漢籍目錄,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沈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楊家駱教授整理古籍之成果:以編刊「中國學術名著」為例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200109
卷期: v.35 n.2
頁次: pp.1-10
摘要: 楊家駱教授(一九一一-一九九一)秉承家學,早年編有《四庫全書大辭典》之巨著。來台後,擔任世界書局總編輯,並編列《中國學術名著》凡五千餘種。本文就其出版內容、編輯體系、版本依據、搜羅材料、撰寫要旨等方面作分析,以見楊教授在出版史及古籍整理上之貢獻。(作者)
關鍵詞: 古籍整理,目錄學,出版史,楊家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中國古籍數位化的現況與展望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35 n.1
頁次: pp.23-34
摘要: 臺灣地區中國古籍數位化的發展,自中央研究院1984年7月開始的「史籍自動化計畫」迄今(2001年)已有17年歷史,本文就古籍數位化發展的過程與方式、現況、以及未來的展望作詳盡介紹。古籍數位化整體發展的過程,共分為第一期:處理中文文字資料時期;第二期:單機版古籍全文資料庫的研發;第三期:網路版古籍全文資料庫的研發;第四期:多功能、多媒體、多元化的文獻資料庫;第五期:以3D動畫技術呈現立體文獻資料等五個時期。自1998年起,政府單位也加入古籍數位化工作的行列,由國科會領導的「數位博物館專案先導計畫」,即是政府有計劃、有規模的政策性工作。古籍數位化工作在台萌芽深耕至今的17年歷史裡,數位化的內容由文字到表格到圖片、聲音、影像,數量也日積月累,形式更是日益多元,資料庫的功能不斷提升擴充,參與的單位從個別單位自發性的進行到國家單位有計劃的執行,數位化的格式也由各自摸索到訂定統一的標準,目前更注重專業人才的培育與訓練,由此臺灣文獻數位化已邁入一個結合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政府與民間文化資產的嶄新時代。未來數位化的工作,還須注意典藏標準規格的建立與後設資料格式的建立,以便與國際間進行中國古籍文獻的資料庫互通有無,才能使中國古籍在資訊科技的協助下以新的風貌重現光華。(編者)
關鍵詞: 中國古籍數位化,數位博物館,古籍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西書目的發展與比較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35 n.1
頁次: pp.1-12
摘要: 中國自十九世紀受到西方力量的衝擊後,圖書的著述、生產、傳播、保存與利用,也受到影響而有重大的改變,例如新思想與新知識的內容遽增、應用近代印刷技術大量製造,利用各種新工具和行銷管道廣為散布、圖書館興起與藏書樓的式微等等。其中明顯的現象之一,是原來在中國只作為目錄(catalogue)附庸的書目(bibliography)開始蓬勃發展,並在傳播圖書訊息的功能方面超越目錄之上。本文從目錄與書目的異同,探討作為傳播著述與圖書訊息工具的書目,在中西雙方發展的經過,藉以比較其間的差異,進而瞭解十九世紀以前中國書目不發達的原因。(作者)
關鍵詞: 書目,目錄學,比較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遼金元書目考略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200103
卷期: v.34 n.4
頁次: pp.49-60
摘要: 本文係作者歷年搜輯遼金元三代書目的結果。凡得遼、金書目各三種,元代書目五十七種,以補遼金元三代目錄學史之闕文。(作者)
關鍵詞: 書目,遼金元,目錄學,遼金元目錄學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陸地區網際網路之文史哲資源
書刊名: 書目季刊
出版日期: 200103
卷期: v.34 n.4
頁次: pp.37-48
摘要: 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資訊儲存及傳播等方式,其具體特徵為:數位化內容、網路化存取及分散式管理。善於運用網際網路無國界之特徵,便可使整個資訊世界成為一龐大的「聯合圖書館」。不僅有助於資料蒐集的速度,更能拓展資料內容之廣度。本文及針對近年來中國大陸全球資訊網之文史哲資源的發展現況進行瞭解,主要以大陸地區重要之網路資源基礎建設為範圍,就其內容、特色及建構方法等方面,以一概略性的介紹及舉例。並汲取其建構經驗,從而反思台灣地區網際網路文史哲資源建設之不足。(作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文史哲資源,大陸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