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4021 - 403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利用Exceed遠端使用SUSE Linux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200602
卷期: V.22 n.5
頁次: pp.38-40
摘要: 微軟作業系統平均一個月要下載一次修補程式,這樣瑣碎的工作對於系統管理人員而言,是痛苦的長期折磨。作者在94年10月發現Novell公司新出版的NovellSUSELinux10作業系統,穩定度高,適合組織內重要的伺服主機使用,故透過本文告訴大家如何在現今Windows作業系統的操作環境下,利用Exceed軟體連上NovellSUSELinux上使用。(編者)
關鍵詞: 系統管理,作業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利用Samba3實作網路資源回收筒機制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200606
卷期: v.22 n.13
頁次: pp.98-101
摘要: Samba最常應用作為檔案伺服器,也就是網路硬碟的使用。Samba3與Samba2最大的差異在於擁有網路資源回收筒機制,就不需擔心誤刪檔案而救不回來的問題。筆者參考相關文章並進行實作,因此將操作步驟及思考流程專寫為本文,讓更多使用者瞭解Sanba3的妙用。(編者)
關鍵詞: Linux,Samba,網路芳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Latex與IPE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200605
卷期: v.22 n.11
頁次: pp.86-88
摘要: Latex是一套擁有悠久歷史的排版軟體,其功能之強大,不言可喻。而Latex在數學方程式的編排上,更是較微軟Office的方程式編輯器為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其於圖形的編排處理上,經常得要花上使用者相當多的精力,才能讓圖形排版正確與美觀,造成許多人的困擾與不便。因此本文介紹一套OpenSource的向量製圖軟體「IPE」給大家使用,以期未來使用Latex處理圖形時,能夠更快速地達成目的。(編者)
關鍵詞: 製圖軟體,圖形排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增加 Windows 遠端桌面連線的安全性:使用Redhat Linux NAT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200601
卷期: v.22 n.1
頁次: pp.2-4
摘要: 編者透過Windows內建遠端桌面連線功能系統管理者即可即時管理並修改WindowsServer伺服器之設定,對其而言相當便利。但駭客已注意到如此便捷的功能,計畫伺機侵入主機,因此不可不重視潛藏的資訊安全問題。作者利用RedhatLinuxNAT來防護遠端桌面連線,不僅成本低且安全性高,藉本文與讀者分享經驗。(編者)
關鍵詞: 資訊安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典藏數位化建構的歷史研究網絡:臺灣大學典藏古碑拓本與「淡新檔案」的參照研究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65-99
摘要: 本文運用台灣大學「台灣文獻文物典藏數位化計劃」建置的資料庫,就台灣古拓本與「淡新檔案」中的特定案例,進行相互參照的研究。台灣大學圖書館典藏豐富,其中的古碑拓本涵蓋行政、建設、宗教、民俗等主題,資料形式為單件;「淡新檔案」為清代北台灣的淡水廳、台北府及新竹縣的地方行政及司法文書,資料形式為多份單件構成一個案件。該批此二種不同來源之史料產生時空環境相近,二者為研究上的相輔相成素材。然因拓本資料原件尺寸偏大,不便利用;而「淡新檔案」數量龐大,僅利用複製紙本或為縮資料,亦不易找出特定事件之相關案件。台灣大學圖書館將此二種資料典藏數位化並建置資料庫之後,透過資料庫中的搜尋,很容易可以比對出各資料群中關於相同事件之史料,而促成參照利用不同的史料進行研究之可能。本文擇一台灣古碑拓本的「嚴禁自盡圖賴碑記」之例,透過整理「淡新檔案」中的相關公文案卷,重現當時台灣地方政府的行政程序,並探討「自盡圖賴」事件背後所反映的社會意義。作者進一步為台灣古碑拓本與「淡新檔案」等二種清季台灣文獻,勾勒參照性比對研究的其他可能,將台灣大學典藏的古碑拓本,逐一對照「淡新檔案」可能相關的類目,載於文末附錄,以供研究者參考。(作者)
關鍵詞: 台灣古碑拓本,台灣研究,餐造研究,拓本主題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臺中圖書館數位典藏作業現況與發展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50-64
摘要: 本文介紹國立台中圖書館所建置的數位典藏系統,包括地方文獻、舊版報紙、古文書及日文舊籍等數位化作業,說明數位化作業相關背景資料、加值功能,以及遭遇的困難。並以公共圖書館的角色,提出對數位化作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作者)
關鍵詞: 古文書,日文舊籍,舊版報紙,歷史性報紙,地方文獻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故宮善本古籍的典藏特色及其數位化發展概況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34-49
摘要: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善本古籍將近二十萬冊,為台灣地區重要的善本古籍典藏單位之一。故宮這批珍貴善本多承自昔日清宮的舊藏,從年代來看,上至北宋,晚至清末;在版本上,則以宮廷善本精品為主,兼及徵集自民間的寫本、刻本、活字本、名家批校本、手稿本等,還有少數日本及高麗刊本、鈔本。故宮為了長久保存維護這些珍貴善本,自民國92年(2003)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以來,便致力於推動古籍數位化的工作,且在95年(2006)完成第一期的計劃。雖在時間及人力的運用上,尚不足以將故宮全部古籍予以數位化,但這幾年下來的數位成果,使清宮藏書的神秘面紗,在透過數位影像的傳達後,逐漸在世人面前揭現原貌。(作者)
關鍵詞: 故宮,善本古籍,藏書,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數位保存與館藏發展策略:以臺大圖書館為例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2-18
摘要: 圖書館面對愈來愈多的數位資源必須思考如何管理與典藏。本文將數位館藏分為四個類型,分別解釋其意義與舉例說明。然後針對文化資源,提出大學圖書館由內而外的文化保存策略及電子資源發展藍圖,包括數位典藏、機構典藏、網頁典藏與免費學術電子資源等。最後討論大學圖書館應積極思考如何將數位館藏納入圖書館際數服務的一般流程中,以使數位館藏在圖書館裡發揮其應該扮演的角色。(作者)
關鍵詞: 數位保存,館藏發展,數位館藏,機構典藏,網頁典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典藏系統入口網站界面可用性評估模式之探討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160-182
摘要: 「可用性評估」是評估使用者對於系統介面之效能、效率、滿意度三大面向之綜合滿意度,當系統入口網站介面之設計及建置完成後,則必須進行評估,以瞭解使用者的期望和系統網站介面實際運作之落差情況。無論是選用何種評估方法,其目的都是希望從評估結果能提供對系統設計的回饋,並收集使用者對於系統介面及服務的觀點資料,以提供進一步修正系統介面的依據。本文介紹「可用性評估」之發展及模式,再針對台灣地區各典藏機構所建置之數位典藏系統入口網站介面,提出可用性評估之模式雛形,最後並提出結論及建議。(作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系統入口網站介面,可用性評估模式,網站可用性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數位典藏融入創意學習:應用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於分析劉興欽發明過程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142-159
摘要: 交通大學圖書館歷年來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計劃,在典藏品的數位化上已頗具規模。在典藏品數位化之後,下一步便是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數位典藏發展人文與社會、產業與經濟等方面的應用,而本文即為將交通大學圖書館所建置的劉興欽數位典藏應用於創意學習。本文重點有二,首先介紹交通大學圖書館所設計之「劉興欽創意館」;繼而闡述筆者以交通大學圖書館所典藏之劉興欽專利發明品為加值對象,將劉興欽專利品的發明過程,以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加以分析,並實際製作符合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以低學齡孩童為對象的多媒體創意學習教材。(作者)
關鍵詞: 創意思考教學,創意學習,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劉興欽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資料特性思考傳播內容Metadata之建置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122-141
摘要: 本文針對傳播資料的概念特性與結構特質,探討純文字、動態影像、靜態影像與聲音等四大類型傳播資料metadata之建置。一般常使用的都柏林核心集(DublinCore),所運用的十五項metadata欄位,乃針對廣泛是用的資料所設計,雖然涵蓋項目多、流通廣泛,但其欄位卻無法滿足動態性與複雜性高的傳播媒體資料內涵。本文針對傳播媒體資料特性,提出建置metadata的考量因素。就基本概念的部分而言,本文說迷傳播資料的複雜性、聚合性、即時性、連續性、互文性、超文本特性與多義性。其次,本文亦從資料結構特質的角度,針對傳播領域中的報紙新聞(純文字)、電影紀錄片(動態影像)、報紙新聞版面(靜態影像)與廣播(聲音)等metadata的建制,援引案例進行討論、並提出不同類型傳播資料可考慮建置之欄位,以捕捉傳播資料的特質。(作者)
關鍵詞: 詮釋資料,後設資料,傳播資料,數位典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期刊報紙數位保存與加值應用服務之探討:國家圖書館經驗
書刊名: 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 200609
卷期: v.10 n.2
頁次: pp.100-121
摘要: 期刊報紙的發刊型態有其特殊性,包括連續發刊、發行迅速等,就圖書館而言,缺期不易增補、報刊紙質不佳、典藏空間有限、利用率太高、破損情況嚴重等問題,都是極為嚴重的挑戰。根據國家圖書館的入館讀者需求統計分析,入館讀者以學生族群為最多,入館需求的資料類型也以中文期刊為最多,因此,館藏中文期刊與報紙是利用率極高的資料型態。然而紙張酸化加上長期流通複印以及保存不易等各種狀況,都促使圖書館必須嚴肅面對報刊長久典藏的課題。國家圖書館約在1996年開始著手館藏報刊的影像數位化工作,但因限於經費,無法快速發展,2001年起以「國家圖書館期刊報紙典藏數位化計劃」參與了行政院國科會主導之國家典藏數位化計劃,2002年起並持續獲得加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的支援,已有豐富的成果,本文就國圖在報刊數位化的經驗,包括規劃、執行策略、數位流程及後續的加值應用等議題,提出討論。(作者)
關鍵詞: 期刊數位化,報紙數位化,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加值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