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7173 - 1718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Library Automation for Chinese Collections in Western Europe:Potentials and Problems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10
卷期: v.7 n.2
頁次: pp.161-175
摘要: 漢學研究在西歐已有很久的歷史,因此,歐洲對於中文資料的蒐藏亦多屬漢學研究的範圍。西歐較古老的圖書館所蒐藏的中文資料多為中國古籍資料,而這些資料許多是世界僅存的孤本。因此,若能經由自動化而使這些資料易於檢索,將是對漢學研究的學者及中國學者專家們莫大的助益。作者首先介紹中文資料在西歐的情況,指出有三十餘所圖書館擁有一萬冊以上的中文館藏;而總計西歐50所中文圖書館的總藏書量,不含期刊、報紙和微縮資料,則粗略估計約有250萬冊。其次比較西歐中文圖書館與美國中文圖書館不同之處;接著介紹14個西歐國家中蒐藏中文資料較豐富者,有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斯堪的那維亞國家(瑞典、丹麥、挪威等)、瑞士、比利時等九個國家。同時,說明各國中文館藏及自動化現況。最後,作者探討建立西歐中文資料整合自動化系統的可行性與問題。(編者)
關鍵詞: 歐洲,西歐,中文圖書館,中文自動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Personal Names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vol.1:(CCCII/1): Adequacy and Implications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10
卷期: v.7 n.2
頁次: pp.152-160
摘要: 本文旨在:一、報告測試中文資訊交換碼(ChineseCharacter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簡稱CCCII)第一冊所列中文字集是否足以涵蓋中文個人名稱之實驗結果;二、思考當中文資訊交換碼之字集無法滿足特殊需要(如為一本書編目)時的因應措施與處理辦法。作者首先就少其所進行之CCCII與人名的測試,在一百個人名裡共計使用225個字集,其中僅有6個人名,未包含在CCCII字集中。其次作者說明解決CCCII中缺字的二項作法;最後則評論中文電腦字集對改進東亞資料的書目控制十分有助益,而中文字集亦須繼續增加。(編目)
關鍵詞: 中文資訊交換碼,中文字碼,CCCII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Design of a Cross-reference Data BAse for Chinese Character Indexing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10
卷期: v.7 n.2
頁次: pp.144-151
摘要: 日前市面上雖然已有許多中文資料處理系統,但每個系統對於資料處理的能力均十分有限,主要的原因在於缺乏強而有力的索引工具以定義中文字碼在電腦中的儲存位置。通常電腦提供檢索中文的檢索鍵只限於一種,而該檢索鍵則直接與中文輸入法或電腦的中文內碼對照表相關。例如,當一個電腦使用注音碼為中文輸入法,亦僅能提供注音為檢索鍵,對供公眾使用的電腦系統而言,這種方式無法滿足大家的需要,同時也造成使用上的許多不便。本文在嘗試提供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作者首先陳述中文文字索引的特性;其次介紹交互式資料庫(cross-referencedatabase)的組成要項、資料庫架構、資料檔案結構等,並附圖加以說明;最後,作者強調該資料庫主要目的在於提供字碼轉換及交互索引,並可提供未來對中文字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編者)
關鍵詞: 中文索引,交互資料庫,中文索引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CCCII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10
卷期: v.7 n.2
頁次: pp.129-143
摘要: 設計中文資訊交換碼(ChineseCharacter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簡稱CCCII)的二項主要工作在於:一)建立中文碼的架構;二)整理中文字以編碼。CCCII第一冊係於198O年4月出版,涵蓋常用字48O7字,但計畫中完整的CCCII將包括所有的中文字,估計將超過80,0OO個中文字。CCCII的設計乃是遵循1SO646及ISO2022之國際標準,以使能達到國際資訊交換的目的。本文除概述CCCII的設計原則外,並說明CCCII字集在資料處理上的使用。作者首先說明中文字的調查及整理工作之情況,其次介紹各中文字之被使用率的配置情況與排序;接著探討CCCII的組成架構,並以圖示方式說明其編碼結構與編碼位置;最後說明CCCII在電腦上實際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編者)
關鍵詞: 中文資訊交換碼,CCCII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與佑識之成長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04
卷期: v.7 n.1
頁次: pp.99-118
摘要: 欲改善圖書館服務,應從辨明及了解圖書館必需解決的問題著手。研究圖書館的中心問題是如何供應一個最佳的方法,使讀者在知識成長中順利地獲取記載中的資訊。本文大部分都在探索一個特殊的問題,科學家們面對的,如何嘗試去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知識是如何成長的這個問題,引出了發展研究圖書館的一個中心問題:什麼樣的獲取記載資訊的方法能使知識成長得最順利?因之,作者以下列四大任務,試擬一個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一、鑒定並了解圖書館應有的一些重要問題;二、據之,對目前的一些解決方案,作評判性的分析;三、找出改良過程中的任何障礙;四、發明、測試並衡量改良的方案。新的方案可能又會導生一些新的問題;如此;這些任務便形成一個無止境的螺線。在此螺線中,對圖書館服務作有系統地的批評,是關鍵性的一環。文末附對國家資訊政策建議書的一個評判。(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哲學,圖書館服務,知識成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中小學圖書館(室)現況調查研究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04
卷期: v.7 n.1
頁次: pp.72-98
摘要: 為了解台灣地區中小學圖書館現況,作者於1980年以台灣地區中小學圖書館(室)為對象進行全面普查,調查範圍包括台澎各區公私立中小學圖書館,計有:公私立高級中學188所、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183所、公立國民中學614所、國民小學2380所、公立特殊教育學校2所、私立代用國民中學10所。調查項目包括:館舍與設備、組織與人員、館藏資料、經費之運用、圖書資料整理方法、圖書館服務及社區服務等項目。最後根據調查結果,作一綜合性之研討,促請教育當局作為發展學校圖書館(室)業務,以及今後修訂標準之參考。(編者)
關鍵詞: 學校圖書館,圖書館調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編目規則擬定經過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04
卷期: v.7 n.1
頁次: pp.44-71
摘要: 本文首在敘述中國編目規則擬定的經過。為了因應大量生產、形式不一的現代出版品,舊的中文圖書編目規則漸難適應,勢必需要研訂新的規則以應付日趨繁雜的出版情況。編目規則工作小組,對於新規則的擬定,認為必須把握以下的發展原則:一、適用的範圍應能普及各類型資料,包括圖書及非書資料;二、目錄記載應以國際書目著錄標準(ISBD)為基礎;三、保留舊原則中仍可行的部份,新規則需參酌國情擬定;四、擷取[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AACR2)和日本目錄規則的優點;五、參考國際機讀編目格式(UNIMARC),使之能配合圖書館自動化的需求。目前新規則已完成[著錄通則]及[圖書著錄]二章。本文末並附錄[中國編目規則]草案。(編者)
關鍵詞: 中國編目規則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or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the 1980’s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04
卷期: v.7 n.1
頁次: pp.37-43
摘要: 東亞圖書館在1980年代仍然面臨到70年代便已遭遇問題,即:如何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發展其東亞資料的典藏。作者以胡佛研究所(EAC)為例,說明1980年代該類圖書館的典藏。發展及在不景氣的各種因應東亞情況。圖書館在必須面臨經費的刪減和漸增的購書本之要求下,作者建議可採取的策略為:改善典藏的品質、改善圖書館的陳列與利用方式,以及更有效率的圖書館經營等。(編者)
關鍵詞: 東亞圖書館,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Mass Storage Technology and File Organization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04
卷期: v.7 n.1
頁次: pp.28-36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大量儲存資料的技術及檔案的結構。作者首先說明過去十年裡我們已成功地應用資料處理技術來進行圖書館自動化及資料處理,而隨著時代的進展及科技的進步,資料處理速度也愈來愈快,硬體的花費則日漸減少。相較於十年前,日前迷你電腦的售價僅為1964年1BM所推出之IBM360/30大型主機的七分之一,而功能卻比IBM360/30強。其次說明1960年代中期,第一個書目系統開始發展的情況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美國在60年代對線上系統的努力與成果,其間較著名的為芝加哥太學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史丹佛大學的BALLOTS,以及OCLC線上合作編目系統,但是各系統在面對大量資料的儲存與即時更新上都受到一些困擾。然而,隨著軟體技術的進步,已減少至索引檔取得檢索記錄時找尋硬碟的次數;硬體技術的發展亦增加電腦中央處理器的運算功能。最後,作者介紹目前在大量儲存資料的技術及檔案的結構方面之發展趨勢及其對自動化書目系統的影響。(編者)
關鍵詞: 資料處理,檔案處理,資料儲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Library Automation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04
卷期: v.7 n.1
頁次: pp.19-27
摘要: 長久以來,圖書館之間已建立合作關係,例如合作採購、合作典藏、建立聯合目錄等,換言之,即已具備館際合作的基礎。隨著自動化技術的引進,雖然在處理程序上增加許多複雜的因素,但仍未改變圖書館之間資源共享的精神,「標準」問題在圖書館朝向自動化的國際合作中更形重要。本文旨在探討圖書館自動化之國際合作計畫中的標準,即國際書目控制計劃(UniversalBibliographicControlproject,簡稱UBC)及國際書目標準之活動,如:AACR2,UNIMARC等。(編者)
關鍵詞: UNIMARC,圖書館自動化,書目標準,國際書目控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Chinese MARC: Its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198104
卷期: v.7 n.1
頁次: pp.1-18
摘要: 本文為李德竹、胡歐蘭、黃鴻珠、黃克東、吳明德在民國70年2月於台北召開之中文圖書資料自動化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WorkshoponChineseLibraryAutomation,Taipei,Feb14-19,1981)所共同發表的論文。中國圖書館學會與國立中央圖書館於民國69年合組「圖書館自動化作業規劃委員會」,擬訂「圖書館自動化作業計劃」。該計劃之道要目標即研訂中文圖書資料機讀編目格式。中文機讀編目格式(ChineseMARCFormat)是由中國圖書館學會與中共圖書館於1980年合作研究發展的,希望能藉以改善圖書館和資訊服務品質,以便滿足地方或國際環境下的圖書館需求.文中介紹中文機讀編目格式之發展歷史、原則、目的及範圍.同時指出中文機讀編目格式的特色,並比較中文機讀編目格式與國際機讀編目格式(UNIMARC)的差別.文中亦提到中文機讀編目格式目前進行的工作及成果;文末提出對中文機讀編目格式的未來展望:作者認為中文機讀編目格式不僅為中文出版品的統一處理標準,也代表了中國圖書館員跨出參與世界性資訊服務系統的第一步。(編者)
關鍵詞: 中文機讀編目格式,UNIMARC,國際機讀編目格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學探討
書刊名: 圖書館學探討
出版日期: 198104
頁次: 285p.
摘要: 本書初版於民國65年出版,名為「圖書館學問題探討」,著者予以修訂並改今名,此版刪去「縮影資料的成長及其趨勢」,另增圖書館學新論題八篇,全書包括:圖書館學五大法則引論、從幾個角度看資料的意義、發展圖書館事業的幾個問題、館際合作與資料處理、認識縮影資料、縮影技術的發展及其運作模式、孔姆系統對資料處理的影響、科學與資料處理、專利資料處理、古典目錄裡反映的燦爛面、目錄控制的最新途徑、國際標準圖書號碼的意義與應用、克特氏著者號與書碼、漁業資料的分類方法、圖書館書刊交換業務、淺談指南與手冊、評價期刊資料的線索、書評的型式寫作與內容、大眾傳播的源流及時代背景、傳播原理與圖書館服務、知識傳播與圖書館服務等21篇,大部為著者近年來於各雜誌發表之論文。(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學,館際合作,微縮資料,分類編目,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