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7029 - 1704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文獻分析資料庫及其應用:「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與「中華民 國政府公報索引」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277-307
摘要: 國立中央圖書館為進一步提高資訊服務的水準,改進內部管理作業,加強國內外資料的交流,在一系列自動化計劃中,於民國七十二年完成「文獻資料庫」的規劃,同年測試成功,隨及展開建檔作業。該資料庫目前包括「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收編國內及少數海外自由地區出版之中西文期刊七百餘種,範圍以論文為主;與「中華民國政府公報索引」:收編中央、省、直轄市政府之公報,目前暫收十九種現刊,凡對象為個人或私立機構之案由、例行刊登之事件、內容過少之工作或動態報導等概不收錄;革新了央圖長久以來的人工索引作業,就長遠看來,不但節省人力、物力、時間,也為資訊服務及管理提供更多元化的功能。文中分建檔格式、輸出格式及查詢方式,說明文獻分析資料庫系統的建檔作業。(編者)
關鍵詞: 文獻資料庫,中文資料庫,機讀格式,文獻機讀格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中文圖書線上編目及書目查詢系統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251-276
摘要: 中國圖書館學會及國立中央圖書館為改進圖書館作業,提高資訊服務效能,於民國六十九年合作組織「圖書館自動化規劃委員會」其第一工作目標為發展中文機讀編目格式,以作為國內外編目作業之規範。民國七十年初,中文圖書機讀編目格式測試成功,緊接著研訂非書資料之編目格式,民國七十一年八月完成定稿,為我國圖書館電腦化奠定良好基礎,也為國際間中文資料的交流與分享鋪下一條康莊大道。文中介紹中國機讀編目格式在格式結構、書目著錄規則、磁帶上之書目記錄、中文拼音方法、地區代碼、年代代碼、國家代碼、語文代碼、適用對象代碼、交換格式所用之資料代碼的特色,及其結構,分段、欄、指標、分欄四層;接著說明編目主檔之建立及其功能、線上書目查詢及參考資訊服務,未來希望將此格式運用於全國合作編目計劃中,達到資源分享的目的,並建立全國性之書目資料庫,全面發展全國性之館際合作網路,形成一全國資訊服務系統,最後期勉圖書館界共同努力。(編者)
關鍵詞: 中文機讀格式,CMARC,中國機讀編目格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Dr Chiang Fu-Ts’ung: The giant of Chinese Librarinship: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219-233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中國圖書館學界名人蔣復璁對文學界的貢獻。蔣復璁博士生於1898年,自幼接受良好的傳統儒家教育。1919年進了北京大學哲學系就讀,之後開始在申報圖書館從事的採訪、編目、分類與讀者服務。蔣先生在中文分類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設計出一套與國會圖書館分類法類似的32種分類項目系統。在經過一年的歐洲遊歷後,以其優異行政能力,參與國立中央圖書館的設計與建置。1941年,蔣先生派任為央圖的首位館長,並於1944年開始在國立中央大學兼課,教授目錄學。1951年應聘到台灣大學教授中文,1954年推動國立中央圖書館在台灣的重建工作。一直到1966年,辭職轉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到1983年過世為止。蔣先生一生為我國圖書館學界及政機構貢獻優秀的行政能力與傳統漢學的造詣。(編者)
關鍵詞: 蔣復璁,國立中央圖書館,故宮博物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韓兩國大學圖書館標準之比較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207-217
摘要: 本文探討中韓兩國的大學圖書館標準,先比較兩國現在大學圖書館的實際情況,以衡良他們的優缺點,並考慮因環境不同而產生的各種問題還有兩國要補救的問題,進一步提供一定尺度,使大學圖書館業務能謀求發展,完成大學圖書館目的。文中採用的中國大學圖書館標準是一九八O年十月由中國圖書館學會負責擬定的草案。該草案中未規定之事項,則採用一九七四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擬定的另一草案。韓國大學圖書館標準乃採用一九八一年八月由韓國圖書館協會負責擬定的標準。本文就兩國所定的標準,依照類別,分為任務與功能、人員、經費、館藏、建築與設備、服務等六部份加以探討。在比較各部門的條件之後,作者指出,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常常將圖書館的基本標準誤認為最高標準;實際上許多大學的圖書館至少都有一個部門無法達到圖書館標準。對某些大學來說,這些標準更是形同虛設,不能應用在圖書館實務工作上。如何思考一個合於本國情形的方案,是中韓兩國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作者於文末附(韓國)大學圖書館標準。(編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標準,韓國大學圖書館標準,比較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三十年來的公共圖書館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20-32
摘要: 自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三十年來,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約可分為三階段。一、民國三十四年至四十二年的開創時期:係自接受日本投降典禮,台灣全省接管工作正式展開為始,而至總統公布「社會教育法」為止,其中又以三十八年中央政府遷台北市為分水嶺;二、民國四十三年至六十五年的成長時期:此二十餘年是公共圖書館事業成長時期,此期間以五十七年為分水嶺;三、民國六十六年至七十二年的文化建設時期:本階段乃為各縣市立圖書館正在人力經費較艱難,力圖開創業務之際,政府計劃推動文化建設,給圖書館界莫大鼓舞,一方面維持不墜,一方面積極推行文化建設。文中並提及當時縣市文化中心所面臨的難題有:一、籌建工作整體進度稍見落後(可參見台灣省各縣市文化中心興建概況表);二、多數縣市經費不足;三、無專業人才、編制人員過少。作者最後並期勉,各縣市立文化中心所面臨問題能快速解決,以達文化建設目標。(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發展史,公共圖書館標準,圖書館法,文化建設,文化中心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直接收費問題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201-206
摘要: 圖書館是否應對讀者收費?收費的範圍為何?如何收費?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問題。以國內現況而言,影印資料、館際合作及線上檢索等都必須由讀者付費,只是收費程度略有不同。但以讀者立場來說,圖書館大多是公立機構,由政府編列預算,屬於大眾支持的服務業,理應為民服務,收費似乎欠公允;再者,圖書館若採直接收費,自然會將服務重點轉移至可充裕經費的付費者,圖書館的角色與功能極可能面臨改變及重新定位。本文主要針對直接收費之問題,由經濟、社會、政治等各種角度深入探討主張「不應直接收費」及「應直接收費」正反兩派立場及理由,最後並提出對國內線上檢索直接收費之看法。(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行政,收費政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國書館的宣傳工作:別人能我們為什麼不能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157-160
摘要: 作者於中國圖書館學會創立三十週年之圖書週撰寫此文以資紀念,文中首對「宣傳」兩字,以圖書館立場略作定義,並論述由於圖書館向來皆不重視宣傳工作,所以在目前圖書館經營益形困難之際,更應重視宣傳工作之運用。作者列舉圖書館在推廣宣傳工作以前,須先澄清之觀念,共計有十點;另外亦提出目前圖書館不重視宣傳的顧慮有二,即館內人員缺乏宣傳方面的專業知識及經費不足,並針對此二項問題提出解決途徑之建議。最後並重新呼籲圖書館適當的進行宣傳工作與活動,不但能喚起社會大眾的重視,圖書館的館藏也能得到充份的利用,無形中將使得讀者服務單位成本因館藏使用率提高而降低。(編者)
關鍵詞: 推廣服務,圖書館宣傳,圖書館行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圖書館自動化兩個先決條件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151-155
摘要: 本文首先由圖書館自動化的歷史沿革談起,其發展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六○年代商業界與科學界開始普遍應用電腦時,圖書館受到資訊爆炸的衝擊也隨之跟進,遂用電腦來處理例行性工作,因其快速正確,所以頗為人稱道;七○年代為集中式圖書館網發展的黃金時代,此為第二階段,重點在於利用電腦處理館內技術性工作;八○年代為第三階段,各種以微電腦為基礎的啟鑰式系統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全,圖書館的需求為一種整體式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事實上,早在六○年代晚期,學者們已經開始應用計量化方法與數學模式從事圖書館方面的研究;所謂科學化的圖書館管理包括有效的計劃與決策兩部份,而一個圖書館功能良窳的決定應在其是否能透過科學的方法,迅速掌握管理資訊,且能適當的調配運用館內外的各項資源。作者最後提出,我國若要發展圖書館自動化,良好的館際合作計劃與圖書館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立是兩大先決條件,如何善用電腦科技協助開發,調配各種資源,發揮最高的經濟效益,實為我國圖書館界面臨的最重要問題。(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資源共享,自動化簡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科技對圖書館資訊事業之影響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145-150
摘要: 歐美的資訊科學界認為可將整個資訊世界,根據時間和空間雙重因素分為三個世界:圖書文獻的資訊世界、資訊處理的資訊世界、電訊傳遞的資訊世界,而圖書館作業的自動化,則可促使這三種世界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圖書館自動化之所以在資訊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在於它可以將書目作業整治得更加精細及準確,並可透過電腦和通訊技術的結合使資訊傳遞無遠弗屆。另一方面資訊服務系統也紛紛開辦了整份文件的服務,運用傳統的圖書文獻去補足電傳資訊的不足;若是以電腦化資訊系統使用的範圍來看,資訊系統可區分成兩種,一種是非開放性的資訊系統,一種是開放性資訊系統,如果圖書館要做到開放性系統的話,需要以下三種層次的電腦技術:一、電腦處理符碼技術;二、資訊結構及資料庫技術;三、資訊分享系統技術。文中並附運用電腦科技組合資訊的層次圖。最後就中文編碼技術、書目資料庫、資訊分享三方面對中文圖書館資訊事業所遭遇的問題加以探討。(編者)
關鍵詞: 電腦科技,資訊系統,資訊整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圖書館展覽與展覽計劃的擬訂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129-144
摘要: 圖書館的服務型態已由過去的消極、被動、閉鎖,邁向積極、主動、開放的新境界;如何使民眾了解圖書館,使用圖書館是圖書館應努力的目標,其中利用傳播媒體,積極加強圖書館的推廣活動,舉辦各項展覽,不失為吸引民眾、教育民眾之便捷途徑。圖書館舉辦展覽對學術研究、教育民眾有極大的助益。本文作者鑑於圖書館展覽普遍受到肯定以及根據其在圖書館從事推廣活動多年的經驗,談及圖書館展覽與展覽計劃的擬訂時應注意之事項。首先說明圖書館展覽的類別,如經常展覽、特別展覽、巡迴展覽與交換展覽等之優缺點及舉辦方式;之後論及擬定展覽計劃時應注意的細節,包括計劃的意義、擬訂考慮因素、計劃內容等,並以所草擬之「觀光旅遊資料特展實施計劃」實際舉例說明如何擬訂展覽計劃。(編者)
關鍵詞: 推廣活動,讀者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三十周年紀念祝辭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1-2
摘要: 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於民國十四年,其後輾轉遷來台灣,因覺有重組之必要,,故有中國圖書館學會的成立,名稱雖不同,但精神仍在。作者認為學會同仁所要注意的是把握時代,了解時代的情況,適應時代的需要,並提出社會對圖書館員需求的兩個現象:一、政府機關及業務機構都要諮詢科技化,需要大批的諮詢科技人員;二、因教育部頒布一辦法,希望宗教機構,兼辦社會教育事業,於是各地寺廟都在設立圖書館,亦需要大量訓練圖書館員來適應需要。基於以上所述,圖書館學會應負責計劃如何訓練圖書館員,以因應國家社會的需要。作者更指出世界各國對於圖書館員養成的兩種制度可概分為:歐洲大陸的制度及美國的制度,而我國各大學圖書館學系,並不能完全仿照上述兩種制度,因此作者主張各大學應添設研究所,最後作者期勉中國圖書館學會能有更輝煌的成績。(編者)
關鍵詞: 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專業組織,圖書館員訓練,圖書館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的「理念界」與「現象界」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8312
卷期: n.35
頁次: pp.117-127
關鍵詞: 圖書館哲學,哲學,專業館員,圖書館學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