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4365 - 1437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業務統計之探究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9306
卷期: n.50
頁次: pp.1-13
摘要: 圖書館統計是圖書館工作重要的一環。它指的是全面地、有系統地、及時地蒐集、整理、分析研究圖書館業務的各種統計資料,據實的反映狀況,俾使圖書館計劃的編製。就當前國內大學圖書館的業務統計予以探究,非但可以了解圖書館在大學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經費分配所佔的「份量」,亦將有助於未來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改善。本文首先闡明圖書館標準之意義,就國內外圖書館標準予以比較、分析,其次就圖書館統計之內涵與功能詳加敘述,並說明統計指標在圖書館的應用,最後探討現階段大學圖書館經營的現況及有待努力之處。(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調查,統計標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超媒體在圖書館導覽系統的應用:以空中大學教資中心導覽系統為例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出版日期: 199306
卷期: n.50
頁次: pp. 35-4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超媒體系統在圖書館導覽系統的應用。由於超媒體所具備的處理多種媒體、網狀式連接、非直線查詢、交談互動性等待性很適於導覽系統的應用,國內、外已有應用超媒體系統於圖書館導覽系統的實例。空中大學教學資料中心嘗試以超媒體系統設計導覽系統,用以回答讀者之例行性問題。該導覽系統包括六大項目:中心簡介、服務項目、使用規則、圖書室指引、公佈欄、及新進資料。(作者)
關鍵詞: 超媒體,圖書館導覽,教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共同的專業把我們聯繫在一起:歡迎大陸圖書館界學者專家來臺訪問並參加研討會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務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2
卷期: n.86
頁次: pp.3-5
摘要: 中國圖書館學會及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暨研究所為加強海峽兩岸交流,特邀請六位大陸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學者家專家,於二月十九日至三月四日來臺訪問,並參加由臺灣大學所舉辦的「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研討會」。此次會議中,兩岸學者專家回顧近十餘年來個別之圖書館事業及教育的發展、特色。至於今後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兩岸學者認為其重點仍在於以中華文化為基礎,運用現代技術整理文獻典藉,以謀保存文化、傳佈資訊、發展學術與服務社會。文中亦敘述近年來兩岸圖書館界交流經過,及1992年10月時,大陸、臺灣及美國的圖書館資深學者專家。以「如何促進海峽兩岸圖書館與資訊事業的發展」為題,舉辦筆談會,對兩岸未來在交流合作方面;提出諸多中肯建議。收到的21篇徵文同時刊載在臺北的「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以及天津的「圖書館工作與研究」兩份刊物。
關鍵詞: 大陸圖書館事業,兩岸交流,臺灣圖書館事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華民國官書管理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312
卷期: v.1 n.6
頁次: pp.1-4
摘要: 本文敘述我國官書管理制度的建立與發展經過。官書乃是政府與人民溝通的媒介,提供研究的主要參考資料;同時,完備的官書亦是支援各機關進行政策規劃的基本要件。其範圍應涵蓋:(一)政府印行的出版品,(二)多元化媒體形式的非書資料,(三)政府檔案。民國六十六年一月至六十七年五月為倡議協商階段,此階段各機關所獲致的結論,認為應加強政府出版品管理;宜逐步採行。從民國六十七年六月到七十二年九月為管理制度建制準備及奠基階段。此階段的重點係由行政院研考會會同有關機關,就前一段研商結論,逐項進行建立我國政府出版品管理體制的準備工作。從民國七十二年十月迄今,為我國政府出版品管理體制建立的策進推廣時期。此一時期重點係由行政院研考會協調各機關,依據「行政機關出版品管理要點」積極確實推行,並協調行政機關以外其他政府機關,納入該要點的運用範圍,俾使政府出版品管理作業達合理化與制度化。作者亦提出幾點官書管理方向之建議:(一)研究設立政府出版品專賣管理機關,(二)儘早成立國家檔案管理機關,(三)著手非書資料的管理,(四)研究機關首長個人文件移交問題。(編者)
關鍵詞: 官書管理,官書,政府出版品管理,行政院研考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虛擬目錄:虛擬圖書館的目錄使用
書刊名: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訊
出版日期: 199310
卷期: v.1 n.5
頁次: pp.24-26
摘要: 虛擬目錄(VirtualCatalog)是將傳統的圖書館目錄重新整合至更廣大的書目世界,同時將目錄及本文直接結合在一起,超越過去以各館館藏為主的「虛擬圖書館」。文中首先介紹傳統圖書館目錄的特性及其缺點,接著介紹圖書館自動化轉型期間的圖書館目錄,即線上公用目錄(OPAC)以及結合圖書館目錄、校園資訊及商業資料庫等各種資訊於一體的線上書目資訊服務系統。未來的圖書館目錄則是將貯存在各個資料庫的資料結合在一起,各圖書館的書目資料是貯存在遠端的電腦主機內,因此是一種分散式的書目資料網路。最後介紹未來虛擬目錄的建立要件,以及如何加速資料的轉換過程,並述及虛擬目錄可能產生的一些影響,如圖書館組織的改變和圖書館學及資訊科學的教育內容等。(編者)
關鍵詞: 虛擬目錄,OPAC,線上公用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文獻學
書刊名: 中國文獻學
出版日期: 199307
頁次: 467p.
摘要: 本書為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開設「文獻學」課程。周彥文老師等師生十三人的作品集,內容包括:周秦文獻概述/林振興。兩漢文獻概述/陶玉璞。魏晉南北朝文獻概述/康逸藍、陳佳琪。唐代文獻概述/陳佳琪。宋代文獻概述/陳莉玲、文子彥。元代文獻概述/林振興。明代文獻概述/吳欽敏。清代文獻概述/戚新怡、陳明柔。大陸當前「文獻學」著作的類型及其得失/周彥文。(編者)
關鍵詞: 中國文獻學,文獻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目錄學史
書刊名: 中國文化史叢書
出版日期: 199307
卷期: 4
頁次: 331p.
摘要: 本書作者主觀意圖是取中國學術史的視角,以時代為綱,在宏觀和微關的結合上考查中國目錄學的發展演變過程、學科形成特點和學術文化意義。內容有:導論、萌芽期:先秦、奠基期:兩漢、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成熟期:隋唐、調整期:宋元明(續)、鼎盛期:清代前期、過渡期:晚清、結語:中國目錄學的歷史特點。(編者)
關鍵詞: 目錄學,目錄學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高速電腦中心簡介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9 n.8
頁次: pp.65-66
摘要: 國家高速電腦中心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之下的國家實驗室之一,其成立目的即為整合計算資源,充分提供國內學術界與產業界之研究人員使用,增加國內外各專業領域研究人員知識及經驗交流的機會,藉以提昇國內高速計算研究及應用之水準。高速電腦中心座落於新竹科學園區內,於82年4月19日正式開幕,而中心所購置的IBMES9000860超級電腦及其前端機CONVEXC3840亦安裝完畢,並開放各項計算設備申請試用。文中詳列該中心所購置的硬體設備及軟體資源,並簡介該中心的組成人員與工作計畫。(編者)
關鍵詞: 高速電腦中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簡介中文資料的排序與檢索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9 n.7
頁次: pp.53-56
摘要: 中文字的一大特色為具有形和音的屬性,由於中文字的內碼次序未必能反映其筆畫數的次序,故依內碼大小排序並不能達到目的,必須借助中文字屬性資料庫。本文介紹中文資料的排序法,以及如何從一群全文資料(textdata)中找出所有包含此搜尋項之全文資料。全文檢索可分四類:全文掃瞄(fulltextscan)、特徵比對(surrogatematch)、反列法(inversion),以及群組法(clustering),文中逐一介紹各全文檢索法的概念與實作技術。(編者)
關鍵詞: 中文檢索,中文排序,全文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簡串PC-SIG Library光碟資料庫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9 n.7
頁次: p.58
摘要: PC-SIG(PersonalComputer-SoftwareInterestGroup)Library是美國PC-SIG公司出版的光碟,乃集合了全世界所有個人電腦上的”Shareware”軟體及一部分的”PublicDomain”軟體。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曾購PC-SIGLibrary第七版的光碟,而現購的新版(第十一版)其使用者介面與第七版有很大的差異。新版必須使用彩色電腦螢幕,故所錄的軟體部分亦是彩色螢幕電腦專用的。本文主要介紹第十一版PC-SIGLibrary光碟資料庫的使用方法及其畫面所提供的各種功能選項。(編者)
關鍵詞: 公用軟體,PC-SIG,軟體資料庫,光碟資料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簡介中文輸入與輸出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03
卷期: v.9 n.6
頁次: pp.45-47
摘要: 中文字符的輸入就是使用者由電腦的字符集中,挑選出所要的字符並告知應用程式,由應用程式將該字符內碼記下,並傳送給輸出程式而將字形顯示在螢幕上。本文主要介紹中文輸入法的原理與技術。中文輸入的技術包括:直選式中文字符輸入、委選式中文字符輸入,以及中文詞輸入法等。其中直選式輸入法尚可細分為:大鍵盤輸入法、字碼輸入法;委選式輸入法則可分為:音碼輸入法及形碼輸入法。文中對各種輸入法有清晰的比較說明,最終並以注音輸入法及倉頡輸入法為實例,進行詳細分析。(編者)
關鍵詞: 中文輸入法,倉頡輸入法,中文處理,注音輸入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DNS簡介
書刊名: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
出版日期: 199311
卷期: v.9 n.23
頁次: pp.202-204
摘要: 幾乎所有在Internet上完成的事務都不能缺少領域名稱系統(DomainNameSystem,簡稱DNS)的協助,基本上DNS是個分散式資料庫,裝置在網路上以提供主機的相關資訊,如IPaddress、Domainname、Mailexchanger等。若使用者執行電子郵件、遠程載入、檔案傳輸等指令,則由領域名稱伺服器(DomainNameServer)負責將使用端提出的領域名稱(如ftp.edu.tw)轉換式IPaddress(140.111.3.21),以提供給使用端程式使用。因為應用程式最後傳送至網路上的封包(packet)必須採用IPaddress,而所謂的領域名稱只是邏輯上的名稱,方便使用管理而已。文中亦探討DNS的管理,以及DNS如何工作,以建立使用者完整的DNS概念。(編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領域名稱系統,名稱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