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4125 - 1413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各國國家(立)圖書館巡禮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39-65
摘要: 為慶祝國立中央圖書館建館六十週年慶該館特別設計一份名為"ABriefIntroductionofNationalLibrariesintheWorld"的調查問卷表,向全球四十餘個國家調查其國立圖書館的發展現況,由央圖出版品國際交換處寄發回收二十二份;經整理問卷及其所附資料,並參考[TheWorldofLearning1992]及[MajorLibrariesoftheWorld:ASelective]之相關資料,依各館中文館名筆劃為序分述其通訊住址、電話、緣起、發展過程、館藏資料、主要特藏及出版品,並佐以圖片以供參考。本文所介紹的國家(立)圖書館包括:大英圖書館(BritishLibrary)、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比利時皇家圖書館、丹麥皇家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加拿大國家圖書館、印尼國家圖書館、冰島國家圖書館、西班牙國家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美國國立農業圖書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南非圖書館、俄羅斯列寧國家圖書館、泰國國家圖書館、挪威奧斯陸大學圖書館、荷蘭皇家圖書館、捷克國家圖書館、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中華民國)、智利國家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瑞士國家圖書館、瑞典皇家圖書館、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愛爾蘭國家圖書館、德國柏林國立圖書館、澳洲國家圖書館等。文末附上世界各國家圖書館統計表,以表列方式顯示各館之創立年、館藏數量、工作人員及呈繳制度。(編者)
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簡介,圖書館調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與書目控制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29-38
摘要: 國家圖書館通常被認為是圖書館中的圖書館,其主要的任務是收集並維護該國之圖書出版品,此外尚須規劃全國圖書館發展的藍圖,才能肩負起全國圖書館事業領導者的角色。書目控制是為了便於圖書資料的利用、傳遞與管理而產生的制度。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書目控制可減少書籍之重覆、避免研究之浪費。因之各國均致力於其本國之國家書目控制。更進而以之為基礎促進國際書目控制的制訂,使國際間的書目資料能互通有無、資源共享。本文首先闡述國家圖書館的特性與功能,並說明書目控制之定義、種類與功能。其次介紹國立中央圖書館歷年來在書目控制上所做的努力與成果。最後提出目前中央圖書館尚待努力與發展的方向,如:標題索引之標準、出版品之呈繳制度、書目資訊中心的建立等,以期能充份發揮國家圖書館之功能。(編者)
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書目控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在高齡化社會裡所應扮演的角色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237-249
摘要: 作者考察美國國內圖書館對高齡者的服務,先就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簡稱ALA)於一九七五年提出「圖書館對高齡者的服務綱領(GuidelinesforLibraryServicetoAlderAdults)」做內容分析,綱領中要求館員不可懷歧視的心面對高齡讀者,應積極的溝通以了解其需求,鼓勵高齡者可以參與社區內之活動及利用所提供的資料。接著對美國的療養院下定義,並介紹其對長期臥病及住進療養院年長者之服務方法,一是把圖書資料送進養老院,另一是把高齡者接送到圖書館;另外還有L&R的服務,以及成人教育的進行,文中並以一個段落描述美國幾個圖書館的服務實況。最後認為美國對高齡者的服務可供借鏡之處有三:一、讓館員了解服務高齡者的必要性;二、就L&R服務來說圖書館為最適合的調節機構;三、認清圖書館本身為地方上的機關,要為全地區提供多功能的服務。作者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能促使日本圖書館界對高齡者的服務加以重視。(編者)
關鍵詞: 老人服務,讀者服務,圖書館讀者,成人教育,美國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論著目錄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207-236
摘要: 國立中央圖書館自民國二十二年成立至今,曾多次播遷,由最初四萬餘冊舊籍及千餘冊清代殿試策的藏書,到目前負責全國出版品的徵集、國家書目的編製、出版品的國際交換、積極推展的自動化業務、自動化作業規劃的製定、全國書目網路系統的建立、光碟資料庫的開發,各項專科閱覽室的成立等等,都是數十年來努力成長發展的結果,本文是為了慶祝國立中央圖書館建館六十周年,於是彙編有關國立中央圖書館(不包括分館)的論著目錄,共收資料五百二十四條,主要以期刊論文為主,兼收報紙屬論著性的文章,按條目內容分為八項主題:一、概況和館史;二、年度工作;三、法令與規則;四、人物;五、館務;六、館藏;七、出版品評介;八、建築與遷館。目錄後並附有著者索引。(編者)
關鍵詞: 中央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著作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六十周年大事記要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199-206
摘要: 本文是作者以個人觀點選錄國立中央圖書館創館六十周年之大事,每年兩則,依時為序。旨在補其特刊館史資料之不足,但詳細大事記則需自行參考[國立中央圖書館大事記]。文中由民國二十二年教育部派蔣復璁先生為國立中央圖書館籌備處主任開始,經核備[國立中央圖書館籌備處暫行組織大綱]七條。變更呈繳制度,編[學觚],遷入南京新館,二十六年西遷長沙,二十七年成立參考室於重慶,二十九年正式成立,公布組織條例,創[圖書月刊]、呈報優良書目六冊,抗戰勝利返抵南京,創[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教育部轉頒聘任人員遴聘規則,館藏搬運來台,成立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四十三年復館,教育部核定[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館事業研究委員會組織規程」,出版編目規則,出版「全國圖書館簡介],漢學研究中心成立,出版[中華民國圖書館年鑑],進行自動化,編輯[四庫全書續修目錄],成立「國際標準書號中心」,舉辦「著作權與圖書館經營專題研討會」等大事。(編者)
關鍵詞: 中央圖書館史,央圖大事記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漢學研究中心的成長與發展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185-197
摘要: 民國七十年國立中央圖書館成立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後來為加強學術研究功能,推廣對學術界的服務,於民國七十六年更名為漢學研究中心。本文首先由漢學研究中心的任務及組織介紹起,並說明其典藏特色及服務項目,包括收集海外佚籍、漢學期刊、敦煌卷子微捲、海外中國研究博士論文、大陸出版之漢學資料,建立漢學人才檔與資料服務等。此外,報導全世界漢學研究的動態與編印書刊則為其聯絡組的工作。該中心出版品的性質分為三類,即消息報導、學術論著與目錄索引;不定期聯合各學術機構舉辦國際性會議及全美中國研究協會漢學圖書展覽,並參加美國亞洲學會年會書展。漢學研究中心亦經常舉辦專題學術演講暨討論會,並獎助漢學研究。展望未來,認為應該進行的項目有,健全組織,進用人才,加強研究功能,規劃整體性研究,積極蒐集資料,提供服務,興建大樓,解決房舍問題等。(編者)
關鍵詞: 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與合作館藏發展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17-27
摘要: 國家圖書館的任務和功能,學界說法不一,也因國而異。但若欲將本國及外國的文獻資料蒐集完全,是不太可能的事,除了會遭遇到空間、經費等問題外,還有各種出版品的書目控制不完善,圖書呈繳制度的強制力,以及資訊媒體的多元化均使收集的工作益形艱難。因此有計劃的合作館藏發展,才能有效達成蒐集保存文獻的工作。資源共享、館際合作與合作館藏發展其實並非同義詞,合作館藏發展是將館藏的責任分散,但合而為一整體,可解決問題,並建立館藏政策。文中並介紹實行上的困難,各館必須建立館藏綱要,才可相互了解其館藏深度,方便決定取捨與淘汰,但館藏綱要仍有其限制,所以館藏深度的判斷難有客觀標準。文中並說明我國為何只停留在資料影印、館際互借的原因,結論為唯有合作發展館藏,我國圖書館才能共同發揮典藏國家文獻、提供資訊、闡揚學術的功能。(編者)
關鍵詞: 館藏綱要,館際合作,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化交流:國立中央圖書館的出版品國際交換工作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167-184
摘要: 出版品國際交換已近三百年歷史,出版品國際交換不僅是溝通世界文化之橋樑,亦是促進國際間了解及加強國際間友誼之最好媒介。我國最早之「出版品國際交換」記錄自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法國從中國得到一百四十種中文書開始。1869年我國又贈送933種有關花種之圖書給美國,由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此是中美交換開始。本文苜先探討我國出版品國際交換之歷史背景;繼而,詳述出版品國際交換處成立之經過與演變,以及交換成果;蓋我國於民國14年在北京創立出版品國際交換局,民國15年正式加入國際出版品交換協定;民國17年10月,交換局改為國立中央研究院出版品國際交換處,民國34年10月,交換處正式改隸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回顧出版品國際交換處,歷經六十餘年艱辛的歲月,一直遵守著國際間共同的理念,代表我國履行出版品國際交換公約,辦理出版品國際交換事宜,其工作包括國際書刊交換(交換、轉發及寄贈)、國際聯繫(參與及籌辦國際會議、參加國際組織、邀請海外學者專家來訪等)、國際書展(每年約五至七次)、出版英文書刊、交換目錄、國際書展目錄等。作者在結論中,舉列六項建議,以加強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如:加強交換處功能、加強海外圖書館代購服務、提供海外學人資訊服務等。文末附有交換單位與資料之統計數字,以及交換國家名稱供參考。(編者)
關鍵詞: 國際交換,出版品交換,圖書交換,出版品國際交換處,國立中央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古籍蒐藏與整理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149-165
摘要: 國立中央圖書館在舉國銳意革新之際,奉令籌設,幸賴同仁辛勤奮發,累積下豐富的善本特藏,受到中外學者所重視。茲逢六十周年館慶,因撰此文,不僅緬懷過去,兼且期勉將來,共同為邁向二十一世紀而奮鬥。一、古籍蒐藏:分就籌備時期、抗戰時期、復員時期、遷臺時期四個階段來簡介館藏善本特藏的概況。尤其是抗戰期間,本館與上海幾位有識人士組成「文獻保存同志會」,秘密在淪陷區蒐購善本古籍,以免中華文化珍貴遺產流落異域。在短短差不多兩年的時間裡,江南著名藏書家舊藏珍本都被購得。遷臺後,為使收藏更加豐富,採用零星購置、公私移贈、代管其他機構圖書等多種途徑。二、古籍整理:在典藏維護方面,有設備完善的書庫,以及精良的裝裱技術。在編目撰述方面,編有書志、圖錄、索引、專輯等相關出版品,便於學者廣泛利用。在傳佈利用方面,除將善本全部攝製成微捲提供閱覽服務,以及選擇珍貴古籍影印出版,廣為流通外,並常協助各大學研究所古籍版本教學,亦接受公私機構相關方面的諮詢。中央圖書館既定位為國家學術圖書館,應把握「求新」、「求變」、「求精」、「求全」四原則發展特藏組業務。(作者)
關鍵詞: 國立中央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善本蒐藏,古籍整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的讀者服務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4
卷期: v.26 n.1
頁次: pp.125-147
摘要: 國立中央圖書定位為國家級學術圖書館,該館正式成立於民國29年,以提供學術資料,協助研究為宗旨,且負保存圖書資料,維護人類文化遺產之任務。本文詳述中央圖書館自籌備期迄今,所歷經之京渝時期、由京遷台時期等二段計六次的搬遷,並分述各時期之讀者服務;並以現階段三大項讀者服務業務:典藏與閱覽、參考、推廣及輔導為主幹,論述其特色所在。(編者)
關鍵詞: 中央圖書館,讀者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之「全國圖書資訊網路」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199306
卷期: v.26 n.1
頁次: pp.115-124
摘要: 國立中央圖書館於民國74年獲行政院指示整體規劃全國圖書資訊網路,民國76年復奉院核准發展「全國圖書資訊網路」計畫,於國77年購置天登(Tandem)電腦作為「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之硬體設備;並開始籌劃網路系統各項作業。在軟體方面則採加拿大UTLAS公司所發展之書目中心系統(BibliographicUtility)--「WesternCATSS」,由於該系統可處理中文字,經中央圖書館多次參加其訓練課程逐漸熟悉其系統後,UTLAS公司決定依中央圖書館之需求加以修改,將「WesternCATSS」中文化,使之能適合當時國內使用環境,並改稱為「中文編目系統」(ChineseCatalogingSupportSystem,簡稱ChineseCATSS)。本文即介紹全國圖書資訊網路之網路系統目標、系統特色與功能、網路服務現況及未來展望等。(編者)
關鍵詞: 全國圖書資訊網路,合作編目,書目網路系統,書目中心,Chinese CATSS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總督府圖書館裝訂室探源
書刊名: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310
卷期: n.14
頁次: pp.9-17
摘要: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裝訂室,源自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日本人在台創立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開始。當時便有設置規劃,其後雖經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台灣省立台北圖書館、以及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等階段人事變動,然裝訂業務卻從未中綴,但經過漫長的八十年歲月,館內有關總督府時代裝訂檔案的資料,已殘缺不全,整理撰述倍感困難。作者有鑑於此,特別為文就裝訂事略、職工略傳及圖書裝訂式樣等三方面,加以析論,並附圖說明裝訂形式,以作為該館裝訂沿革之見證。文末作者並對當時幕後之裝訂工作人員深表敬意與感謝。(編者)
關鍵詞: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圖書裝訂,裝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