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3513 - 1352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互動式多媒體的功能及其應用:以體育教學為例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8
卷期: n.16
頁次: pp.21-26
摘要: 互動式多媒體(InteractiveMultimedia)己被教育科技專家認定是提昇教學效果有力的輔助媒體之一。「互動式多媒體」或稱「交談式多媒體」,最大的特色是強調雙向的互動,並且注意個體學習的適應性。換言之,即能因應個別差異來設計教材,進行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原理,因此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或媒體更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及效果。本文首先詮釋互動式多媒體之定義及其結構,接著探討此種媒體在體育教學上的功能,最後以運動技能學習為例,藉著程式的運作,利用動畫、影像、聲音、介面及編輯軟體作具體的說明與分析,幫助讀者了解互動式多媒體的功能,並能運用在實際的教學中。互動式多媒體在教學上的應用,最大的特點在於改進傳統單向或直線的溝通方式,強調雙方的互動方式,不僅強調可適應個體之間不同的學習速度與特質,更提供教學上理想的內容設計。因此體育教師與課程設計者若能正視其價值,互動式多媒體系統必然可以成為體育教學上強而有效的輔助工具。(編者)
關鍵詞: 互動式多媒體,交談式多媒體,教學媒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績效支援系統:多媒體訓練系統的新導向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8
卷期: n.16
頁次: pp.14-20
摘要: 自從一九三0年代視聽傳播科技開始應用於人類的學習以來,〞運用科技、結合教學設計,以幫助人們學得更快、更好、更愉快〞的理念,是教學科技不變的原動力。第一個最成功的應用實例是為了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各種人員軍事相關知能所需的軍方訓練。電腦輔助訓練(Computer-BasedTraining,簡稱CBT)應用於軍事訓練上的最著名例子,首推一九七0年代之飛行模擬器,而用以訓練通訊器材或各式戰具之原理、操作、維修....等不勝枚舉。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多媒體CBT亦面臨變革之需要,自一九九0年起,電子績效支援系統(ElectronicPerformanceSupportSystems,簡稱EPSS)的觀念興起,成為科技運用於人類學習上的新導向。在工作環境中,績效支援的觀念因著人們工作本質的改變,既有訓練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及科技的進步等種種因素,使得績效科技界從傳統的CBT略一轉向,選擇EPSS。EPSS是指一種在資訊傳播科技環境中結合了工具軟體、互動式訓練、專家諮詢系統、超媒體參考資料庫、工作輔助軟體、Job-relatedHelp、整理之規定/政策/程序資料及維修系統的概念,以協助人們因應工作需要、完成較複雜工作之整合性系統。CBT與EPSS無論是在系統架構上,使用者角色功能上、資源供給量上及成效評量上均是截然不同的。縱然EPSS之優點很多,也有其特別的時代功能,但Clark(1992)指出以〞EPSS取代CBT〞之說法言過其實,捨棄嚴謹的CBT系統而選就將內容切成小片斷的EPSS解決方策,並非適用於所有的對象。(編者)
關鍵詞: 電腦輔助訓練,電腦輔助教學媒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容量儲存體:光碟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52-55
摘要: 本文介紹光碟(CompactDisc),並列舉其類型、技術及優缺點。光碟是一種用來儲存數位資料的碟形媒體,又稱為影碟(VideoDisc)或雷射磁碟(LaserDisc)。目前研發出來的光碟依其讀寫次數的不同,可分為唯讀式光碟、單錄多讀式光碟及可讀寫式光碟。前述三種光碟均使用雷射技術,藉由雷射光束在光學媒體上的某些位置燒錄儲存邏輯數字1,並在某位置留空白表儲存邏輯數字0;透過這種方式在光學媒體記錄資訊。電子儀器控制雷射光束將電腦資料轉換為適當的1與0的記號指令,並告訴雷射裝置將資料置於碟片的某些位置。光碟科技提供的優點,包括儲存密度高、易與其他使用者分享資料、資訊及資料的高度完整性。但光碟仍有其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存取和傳輸速度相對性的較慢,直到最近,始有高速率的光碟機提供良好的性能,但成本太高仍是一個考量的因素。(編者)
關鍵詞: 光碟,光碟技術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與文字處理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6
卷期: n.15
頁次: pp.44-47
摘要: 七、八年前製作媒體時,尚需以照相打字作為文字內容的原件,始能製作投影媒體、幻燈媒體、電視字幕,而今則用電腦來完成,省時、省力又省錢,但必須在電腦中安裝適當的軟硬體才能作到。文中說明文字處理是媒體製作中極重要的一環,也是媒體表現在視覺資訊感受上的重要關鍵,文字的處理可分為以下幾種方式:一、書寫;二、中英文照相打字;三、電腦打字。接著說明電腦字幕軟硬體的需求,並介紹目前最便宜、最方便的二郎神排版軟體的設備需求,以及啟動方式,其輸入資料方式可分為直接操作鍵入、開啟文字檔兩種,並介紹其優點及一般排版功能,說明其可用於一般二十四針印表機印出漂亮之公文文字,並可將文字放大,便於製作投影片、幻燈片及電視字幕的底稿。(編者)
關鍵詞: 排版軟體,文書處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光纖與教育科技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4
卷期: n.14
頁次: pp.54-56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光纖(fiberoptic);作者認為光纖是未來通訊發展的主流與趨勢,各校可考慮鋪設光纖作為資訊溝通的管道,但因其裝設價格較傳統電纜高,故各校仍應視其發展計畫來評估其需求性。作者除詳細說明光纖纜線規格與器材外,並分述其優缺點。光纖纜線與其他纜線系統相較之優點為:一、電磁絕緣;二、遠程距離;三、頻帶廣闊;四、重量輕。其缺點則為:一、接頭材料價格貴;二、纜線脆弱;三、訊號路徑複雜;四、整體費用高。此外,亦介紹同軸電纜(coaxialcable)的優缺點及其應用,以及如何選擇光纖與同軸電纜之考慮因素,供眾參考。(編者)
關鍵詞: 光纖,fiber,optic,同軸電纜,資訊傳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互動式課程軟體之人機介面的新研究:使用者的思維模式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4
卷期: n.14
頁次: pp.40-48
摘要: 當電腦界普遍關心〞使用者親和度〞(user-friendliness)的課題時,以協助人們快樂地、有效地學習知能為目的之互動式學習系統(Interactivelearningsystem,簡稱ILS)的研發者對此課題更需投以相當之關切,因為使用者親和度設計不佳的ILS將會減低學習過程的〞快樂〞及學習成果的〞有效〞。互動式學習系統與其他教學媒體相比的優點是其互動性強,ILS能促使學習者作出選擇、回答問題、解決疑難等外在行止。當然,激發此行止的終極目的乃是導致內在之思想運作與動機變化。回顧有關ILS的相關研究,有關互動特性者並不多。至於專研於ILS與學習者互動狀況的研究,可分使用者控制與合作學習二大方向,其他有關互動的研究新方向亟待開發,而人因工學是很好的啟發領域。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Interaction)的研究在ILS領域中,是新的方向。因人機互動的研究牽涉到〞人〞與〞機〞,各學者專家之研究貢獻為:愈了解人機互動的狀況,愈能設計出有效的ILS系統。而人機介面的本質與使用者的個體差異因素均會影響人機互動行為,學習者在ILS的環境中學習時,需要負擔三種認知負荷:學習內容、程式架構及互動程式。學習者之思維模式(MentalModels)是研究人們對於事物及現象理解狀況之理論。在人機互動的領域中,思維模式是指人們對於所接觸的電腦系統所產生的理解,代表使用者所了解的、以為的系統之架構、功能、及內在的運作狀況。由於思維模式非以直接觀察得知,文中列出五種不同方式來測量使用者的思維模式。(編者)
關鍵詞: 思維模式,人機互動,互動式學習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媒體服務革新的執行方式與研究方法
書刊名: 教育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199404
卷期: n.14
頁次: pp.26-32
摘要: 本文提及媒體服務系統應是一種軟性系統(SoftSystem),而媒體服務系統的革新應屬一種「計畫的變遷」(plannedchange)。作者認為從國內視聽教育的發展史來看,媒體服務與視聽教學、圖書館的非書資料管理、教育心理學、教員發展、以及電腦多媒體等不同科目或領域曾有相當的重疊。同時,媒體服務的功能亦必需經由技巧的溝通以使教育主管單位了解其重要性,因而獲得支持,以利業務之發展,因此媒體服務亦是一種systemicapproach的運作。在確立媒體服務屬軟性系統與其運作應用systemicapproach的前題下,任何有關的改革亦應以此二者作為思考與計畫的方向。Bohla的CLER模式包含在「計畫變革的大模式」中,此一大模式包含八個子模式。此大模式中所規劃的分析與執行的方向,可以說是以軟性系統的觀點出發,並以systemicapproach來推行的。本文檢視此八個子模式,並以一所大學媒體中心的改革為例說明如何應用這些模式來實踐媒體服務的革新。國內有關媒體服務的研究不多,大多以量的方式進行,通常依循實證主義的模式。近年來,質的研究方法已漸獲認同,其中以自然探究法,最符合軟性系統與systemicapproach的精神。作者於文中提出九項具體步驟以確實規劃與執行此自然探究法,,此研究計畫與步驟,乃參考學者專家所訂之各相關模式,配合行動研究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協同合作」的精神所擬定。(編者)
關鍵詞: 媒體服務系統,軟性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編目作業探討網路資源的整理
書刊名: 從編目作業探討網路資源的整理
出版日期: 199406
頁次: 211p.
摘要: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探討:英美編目規則;目前整理網路資源的相關計畫及其現況.第三章Archie系統簡介與探討:定義與歷史沿革、系統目標與架構、連線方式、Archie伺服查詢方式、Archie伺服整理資源的方式.第四章Gopher系統:Gopher歷史發展與定義、功能簡介、Veronica系統現況發展及檢索方式、Gopher系統整理網路資源的方式.第五章TopNodeProject計畫簡介:目標與涵蓋範圍、格式與欄位的制訂原則、未來發展.第六章人文電子文件中心計畫簡介.第七章美國機讀編目格式的現況討論:美國機讀編目格式書目記錄的現況發展、OCLC的AssessingInformationontheInternet計畫.第八章URN、URL簡介:URN、URL、探討URN、URL整理網路資源的方式.第九章電子文獻分析及其實作結果討論:書名頁的定義、電子文獻分析、實務驗證與結果探討、Archie伺服、Gopher系統與英美編目規則及美國機讀編目格式的比較、英美編目規則與美國機讀編目格式修正案、台灣學術網路上現行中文資源探討、未來中文編目發展的注意事項、編目上相關的問題.第十章結論.附錄一以史權局勢的”DirectoryofElectronicJournalandNewsletters為依據自網路取回的電子期刊清單.附錄二古騰堡計畫及台灣學術網路上蒐集的電子文獻.附錄三以”ejasa”字串查詢Archie伺服的結果.附錄四以”pacs”字串查詢Archie伺服的結果.附錄五以”disted”字串查詢Archie伺服的結果.附錄六以”ddnmgtbulletin”查詢Archie伺服的結果.附錄七以”pacsorpublic-accesscomputersystemsnews”字串檢索”NYSERNetVeronica”的查獲結果.附錄八TopNodeProject計畫提出的資料欄位格式及其與美國圖書館機讀編目格式之比較及其範例.附錄九第49號討論文獻資料單元與美國機讀編目格式書目記錄電腦檔案部份的對照表及其範例.附錄十討論文第54號提出的資料欄位總目及其範例.附錄十一93-4號建議書所提的美國機讀格式修正案及其範例(編者)
關鍵詞: 網路資源,編目規則,US MARC,Archie,Gopher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古籍版本學
書刊名: 國學精粹叢書
出版日期: 199411
卷期: 9
頁次: 632p.
摘要: 本書作者試圖在建立中國古籍版本學的完整體系、完善中國古籍版本學的基本理論、研究中國古籍版本學的發展歷史、重視寫本在版本源流中的歷史地位、重視雕版印刷起源在版本源流中的歷史地位、鑑定古籍版本、既重形式、更重內容,同時也把考訂一書版本源流作為中國古籍版本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全書內容分三篇十八章:第一章古籍版本與古籍版本學第二章古籍的結構與古籍版本的類別第三章古籍版本學史略第四章寫本源流第五章雕版印刷的起源第六章唐五代刻書第七章宋代刻書第八章遼金元刻書第九章明代刻書第十章清代刻書第十一章太平天國刻書及其他第十二章插圖本、拓本及其他第十三章根據內容鑑定版本第十四章根據形式鑑定版本第十五章寫本與活字本的鑑定第十六章古籍版本作偽第十七章利用有關圖書鑑定版本第十八章考訂一書的版本源流(編者)
關鍵詞: 版本學,版本鑑定,版刻源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建立臺灣地區醫學資料庫之必要性(主任的話)
書刊名: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圖書分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410
卷期: n.15
頁次: pp.1-2
摘要: 國內醫學的教學及研究一向仰賴外國,卻因其極少收錄台灣出版的期刊,若欲透過外國資料庫欲取得該類資料時,常徒勞無功。國內雖經醫界多年努力累積相當多篇幅的研究,卻限於主客觀因素,未將分散各處的資料彙集並做有系統的整理,致使國內醫學文獻未能被有效利用。衛生署因此擬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圖書館,就資料管理方面提出計畫書。因此,台灣大學醫學院圖書館以建立「臺灣地區醫學資料庫」為目標,先行著手研究相關事項,以作為未來實際建立時之參考。預期台灣地區醫學資料庫建立後可達到下列成果:一、整合國內醫學期刊論文資源,提供利用;二、避免重複研究所造成的浪費;三、方便各界有興趣人士查詢利用;四、製作完成之本土資料庫索引典,可供各圖書館在處理中文醫學類資料時給與醫學標題,解決中文醫學資料長期無法提供標題的缺點,此外,亦可供給國立中央圖書館製作綜合性中文標題總目之參考;五、製作完成之中醫藥標題,可提供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納入其所編製之MeSH體系中,有助於中醫藥文獻的分析與交流,促進中醫及中藥之研究發展。(編者)
關鍵詞: 醫學資料庫,線上資料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基本觀念概述(下):82年10月29日受邀台大醫圖演講內容
書刊名: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圖書分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404
卷期: n.13
頁次: pp.3-4
摘要: 見”網路基本觀念概述(上):82年10月29日受邀台大醫圖演講內容”
關鍵詞: Window NT,網路通訊設備,Client-Server架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綜覽的媒体世界
書刊名: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圖書分館館訊
出版日期: 199401
卷期: n.12
頁次: pp.7-10
摘要: ”Multimedia”譯為多媒体,是隨著資訊科技的進展及相關軟、硬体產品的急速發展而產生,由於多媒体可以應用的領域相當廣泛,預料”多媒体生活化,生活化的多媒体”勢必蔚為一股潮流。因此,本文首先說明什麼是多媒体系統,多媒体系統組成的基本架構、技術的混合使用,以及多媒体的種類。接著介紹多媒体具有整合性、互動性、親和性、非循序性及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等特質。其主要應用領域為:一、當作資訊傳播工具;二、當作學習工具;三、當作休閒娛樂工具。我國目前從事多媒体研發的單位大約有六個,分別為:一、工研院多媒体計劃組;二、資策會;三、國家高速電腦中心;四、國科會工程處資訊學門;五、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的科學計算視覺化的研究;及六、台灣大學的多媒体實驗室。(編者)
關鍵詞: 多媒体系統,多媒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