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時間: 2012/10/13(六),09:00 ~ 18:30
2012/10/14(日),09:00 ~ 18:30
■ 活動地點: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第一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28號,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 活動簡介
數位風潮讓人類的生活快速的變換,全球化、即時性、公開性、虛實相濟這些看似簡單的名詞,影響的層面小至個人的生活習慣、大至社會國家的公共決策無一不在這浪潮中翻湧,這就是「數位文化」的樣貌。2011年我們在台灣的文化網站研究中發現,大多數的文化機構、單位與工作者面對數位時代所帶來的衝擊,亟需專業人才、技術經驗與資源來解決其所遭逢的困難。
針對此現象,Culturemondo亞太秘書處作為台灣與全球數位文化的交流連結平台,將邀請全球數位文化專家們來台分享其經驗以及如何在地落實的方法,從2012年10月份起,我們將陸續邀請獲得2009年柏林跨媒體藝術節(Transmediale)首獎的英國社會藝術實踐團體「YoHa」的藝術家 Graham Harwood 先生來台從其最新的作品「看不見的空氣(Invisible Airs)」談資料庫、治理性與權力;LOD-LAM(Linked Open Data for Libraries, Archives, Museums)及博物館開放資料應用程式界面(Museum APIs )專家Mia Ridge 來台帶領「eCulture與開放文化資料工作坊」;中國的當代文化藝術數位典藏專家鄭為民先生來談其所建置的「ArtlinkArt網站」自由藝術的理念;以及巴西的視覺影像混搭多元呈現的「Quase-Cinema」軟體開發數位藝術專家Alexandar Reqal 先生來台帶領「影音藝術運動: Quase-Cinema 藝術教育工作坊」等,引領台灣在地的文化機構、單位與工作者跨入全球的數位文化視野。
■ 活動議程
10/13 (六) 9:00-18:30 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第一會議室
主題:eCulture和開放文化資料論壇
09:00~09:10 開場致詞 主持人:林誠謙(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與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主持人,台灣 )
09:10~10:00 文化與科技的交會:Culturemondo 亞太祕書處計畫的軌跡,李士傑(Culturemondo國際指導委員,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台灣 )
10:00~10:20 休 息 / Break
10:20~12:00 社群取向的開放文化資料:全球 LOD LAM 運動,引言人:Mia Ridge(文化領域開放資料專家,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歷史系博士候選人,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研究);評論人:蕭景燈(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研究技師)
12:00~13:00 午 餐 / Lunch
13:00~14:40 中國的當代文化藝術數位典藏:民間觀點,引言人:鄭為民(ARTLINKART (中國當代藝術數據庫)創辦人,中國),評論人:李士傑(Culturemondo國際指導委員,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中研院)
14:40~15:00 休 息 / Break
15:00~15:20 中國當代藝術數據庫和 The WOWA 網站展示,趙 申(國際藝術科學研究機構 創辦人,中國)
15:20~15:40 台灣數位典藏的開放文化資料運動,陳淑君(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辦公室 經理,中研院 )
15:40~16:00 休 息 / Break
?
10/13 (六) 14:00-18:00 及 10/14 (日) 9:00-18:00 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第一會議室
主題:LOD-GLAM++ Workshop (鏈結開放性資料在畫廊、圖書館、檔案、博物館應用工作坊)
工作坊帶領人:Mia Ridge、李士傑
綜合討論與談人:陳淑君、蕭景燈、鄭為民、趙申
第一天 10/13 (六) 16:00-18:30
16:00~17:00 導論:eCulture, 資料沉浸時代與開放文化資料
17:00~18:00 為什麼要開放文化資料?
18:00~18:30 分組討論
第二天 10/14 (六) 09:30-18:30
09:30~10:50 什麼是LOD(Linked Open Data)?
10:50~11:10 休 息
11:10~12:30 LOD的執行策略與規劃
12:30~14:00 午 餐
14:00~15:20 LOD的技術與標準和授權處理
15:20~15:30 休 息
15:30~17:00 借鏡全球:如何做開放文化資料?
‧ 英國與歐洲經驗,如歐盟Europeana數位典藏資料庫入口網計畫
‧ 澳洲經驗,包括如人文網絡基礎建設(HuHI)等電子研究計畫
‧ 日本博物館案例,如藝術地域情報
‧ 臺灣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經驗
‧ 美國博物館實例
‧ 中國實例:2012上海雙年展
17:00~17:50 分組討論:LOD規劃
17:50~18:30 綜合報告及討論
?
■ 講者簡介
Mia目前正在攻讀Open大學歷史系的數位人文研究博士,研究主題是歷史材料的地理定位和透過參與者數位化的群眾外包。專精於參與式使用者經驗設計與從事文化遺產和數位人文學,Mia曾經擔任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公共目錄基金會(Public Catalogue Foundation)、文化24博物館(Culture 24)和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等組織的顧問,提供使用性、觀眾參與和群眾外包的建議。
Mia出版並且廣泛發表她主要關注的領域,包括人機互動研究、數位歷史、開放文化資料,以及在博物館富含意義的公眾參與,包括針對一般觀眾的群眾外包遊戲的設計。Mia工作的特色是待過許多優秀的領先業界的網站/網路公司,包含雅虎開發者社群(Yahoo Developer Network)、程控網路(Programmable Web4)、微型零工(Microtask5)和Fresh+New部落格(the Fresh+New blog6),而且最近Museum/iD雜誌以「替代博物館建立」的成員採訪她。她從2009年開始策劃執行博物館應用程式介面(Museum API)維基,在倫敦舉辦了幾場「連結博物館(Linking Museums)」的活動。
Mia曾任英國科學博物館群的首席網路開發人員,她的工作內容是在文化遺產和商業(應用)部門擔任國際性的商業分析師、數位顧問和網頁程式設計師,包括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博物館(Museum Victoria)和倫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ondon)。Mia有軟體開發的研究生認證(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2001)和以人為中心的系統之理學碩士(倫敦城市大學,2011)。她也是博物館電腦群(the Museums Computer Group)的主席,服務於多個博物館、數位人文程式的委員會、指導委員會。之前是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the 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資助的智庫「英國博物館和語意網(UK Museums and the Semantic Web)」的成員,也是首屆「鏈結開放資料在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國際高峰會(Linked Open Data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的籌備委員。
■ 報名網址
http://registrano.com/events/LODLAM
■ 活動注意事項
(一)活動全程採用同步口譯,並提供無線上網
(二)活動現場備茶水、點心,為響應環保請與會者自備水杯
(三)當天接受現場報名,但為避免向隅,請把握時間進場,屆時將以與會者入場順序自行選位
(四)論壇開放報名人數為 100 人,工作坊開放報名人數為 50 人,若欲參加工作坊者,請於報名表最後一欄填寫「參加」,感謝。
■ 活動聯絡窗口
世界文化入口網亞太秘書處,楊小姐:02-2788-3799#1453
■ 相關活動網址
http://ap.Culturemondo.org
http://mcntw.ndap.org.tw/
l 指導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
l 主辦單位:世界文化入口網亞太秘書處、博物館電腦網路協會台灣分會
l 協辦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與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