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人出席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
蕭副總統親臨致詞
【蕭副總統致詞稿】
本人非常榮幸能參與暌違十年的「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距離前次舉辦圖書館會議迄今十年之間,圖書館發展蓬勃,但也面臨嚴重的挑戰。本人謹代表馬總統致上恭賀之意。同時感謝國家圖書館邀請我出席今天的開幕式,同時勉勵大家繼往開來。
圖書館是重要公共財,每個有心向上的國民,都應該可以透過這裡獲得學習的機會。回憶年輕時代的求學過程,圖書館就像是我第二個家,很多閱讀經驗都讓我印象深刻。憑藉著大量的閱讀與學習,奠定我後來事業發展基礎。閱讀對於培養優質公民素質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我國社會也相當重視,如2010年美國TIMES選出全球百大時代人物,臺灣陳樹菊女士將她的捐款捐助國小圖書館,又如臺北王貫英老先生捐款成立圖書館等義舉,都顯示國人對於圖書館作育英才的認可與重視。
我在經濟部任職時就有很深刻的體驗,那就是:經濟發展能讓國家強大,而文化才能讓國家偉大。個人對在圖書館界服務的各位熱心投入這塊園地,感到佩服。環顧我國環境,天然物產不多,但天災特別多,唯一能讓大家持續發展就是仰賴腦力的開發。又譬如政府施政制定各項政策的成敗,能否完成施政目標,都必須仰賴優質的國民素質才能達成。綜觀目前臺灣社會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唯有從教育根源方面著手,才能解決問題。因此,自馬總統就任開始,任內在教育總預算方面,每年約提高0.2 %的預算額度,也就是大約增加400億左右。
現在圖書館除了典藏與整理、閱讀活動、學術交流都有助於民眾終身學習,建構成為優質公民的基礎。我們也希望全國人民利用圖書館資源不因時間、地域而有差別。記得去年8月8日水災高雄小林村災情相當嚴重,當地國小圖書館也幾乎全毀。後來中華電信提供電腦,設置電腦教室,使學生能夠利用教室蒐集資料,讓學習不中斷。這些資訊設備也成為當地村民發展地方產業的重要工具,充分展現學習與生命的希望。
因此,我認為圖書館應該引導知識新潮流,方能培育出具有國際觀高素質國民。進年來資訊與網路科技的發展,提高人類學習的便利性,也對傳統學習造成影響,如Google Library與網路各類地圖。另外,web 2.0 透過互動學習,使學習更加便利。又如維基百科幾乎已經完全取代大英百科的功能,而Youtube的影音也成為學習的一個典範、電視素材的來源。剛才顧館長提到的電子書,目前方興未艾,值得我們注意,而圖書館在這些資訊的洪流當中,應繼續持續創新、變革、轉型,使之成為民眾學習中心,也讓國圖成為華文學習中心。未來,我們希望圖書館提供更方便、更有趣,多元化的服務,以建構我們國家長久發展的願景。本人謹在此預祝大會圓滿成功,各位女士、先生身體康健,幸福平安。
【國家圖書館顧敏館長致詞】
敬愛的蕭副總統,尊敬的國策顧問郭為藩前教育部長,教育部柯司長正峰,歷任國家圖書館館長,各位嘉賓,來自各地基層圖書館朋友們。
今天我以非常興奮的心情宣布,經歷三位館長的準備,十年一次的全國圖書館會議終於舉行,並以「新世紀、新圖書館、新國民素養」為核心議論。距離十年前的第三次全國圖書館會,世界與臺灣的環境產生很大的變化、如網站、多媒體帶給圖書館的衝擊,外在面臨搜尋引擎,另外就金融風暴的衝擊,對圖書館預算帶來影響,以及Yahoo、Google之類的搜尋引擎勃興,徹底顛覆人類獲取所需知識的方式,對圖書館的地位造成莫大的衝擊,近十餘年來,圖書資訊業界的專家學者,莫不針對此一面臨圖書館生死存亡的重要議題,再三分析、解讀與呼籲,期望喚起圖書館界的重視,避免圖書館於無知覺間,在資訊科技及其他資訊服務的多重因素夾擊下,喪失原有的功能與地位。
本人接掌國家圖書館以來,便汲汲以「提升圖書館社會價值、培養高素質圖書館員、實施知識支援型工程,以及邁向世界知識基地」為職志,兩年多以來積極為國家圖書館與臺灣的圖書館事業謀求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另外跟大家報告,本館推動之數位出版品平臺在昨天正式展示,並獲得新加坡與中華民國圖書館協會推薦,這個平臺明年將到ALA角逐數位創新獎,另外廣域書目系統,也就是圖書、影音、圖像整合為一個大書目庫系統,也被美國數位學界教授推薦到IFLA發表,此為中華民國圖書館成就,也要與世界分享。
首先,我於任內制訂國家圖書館《2009至2012中程發展策略計畫》及《2010至2013中程發展策略計畫》兩份策略性計畫外,並推出國圖服務年系列活動,利用出版專書、舉辦展覽、研討會等多種方式,對外行銷圖書館;其次,則推廣「漢學書房」理念的實施,將國圖的服務延伸至各大學校園及機關團體。同時,還積極與國內的大專校院合作,以「論文公開.知識傳播」為宗旨,辦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加強學術發展及傳播。這些活動的舉辦也多承蒙在座師長、同道們的支持與合作,成果非常豐碩、亮眼。
圖書館是教育體系中極為重要的環結,本館擴大舉行「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一方面延續「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之時代意義,一方面則希望結合圖書館事業有關之政府主管機關、圖書館教育工作者、資訊界人士,以及鄉鎮基層圖書館工作代表等多方之力量,就當前國內圖書館所面臨的困境與諸多挑戰,加以全面剖析、通盤檢討,並配合國家建設、社會需要、教育發展、數位閱讀,以及前瞻未來發展之方向,研擬可行措施,以供決策單位採行實施,作為全國圖書館努力耕耘21世紀廣域圖書館事業發展之鵠的。
回首過去50年之間,人類的文明約莫經歷了2次重要的資訊革命,在這股電腦資訊科技洪流中,圖書館員付出時間與努力,甚少受到相對的重視,待遇也不見得明顯改善,甚至圖書館員的奮鬥痕跡,除了圖書館界自己心知肚明外,很少獲得掌聲與鼓勵。但是全世界的領袖們在聯合國2003-2005年的「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WSIS 2003-2005中,對於圖書館工作在資訊社會中的地位與重要性,均有共同一致的看法與認同,呼籲各國在2015 年進入全面數位化。
展望未來不論是國內的期許與呼應國際潮流,國家圖書館作為領頭羊,責無旁貸。因此,今年於大會召開前,已陸續辦理青年論壇及多場圖書館事業發展論壇,交換經驗,提供政府、社會與各級圖書館員參考,並作為第四次圖書館會議的議題,我也要感謝所有籌備委員的參與、蕭副總統的蒞臨,也感謝教育部對於圖書館議題的重視。最後謹以此與在座全國圖書館事業的伙伴們及各位嘉賓分享。並敬祝在座各位身心康泰、家庭幸福、萬事如意。謝謝!
【貴賓郭為藩教授致詞】
各位與會嘉賓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參與國家圖書館舉行的「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開幕典禮。因為自己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教系圖書館組畢業,並在一所機關圖書館服務過一年多的時間,平日使用圖書館的機會很多,所以今天參與這個盛會感到特別親切,也感謝國家圖書館顧館長的邀約,使個人有這個榮幸跟這麼多專家學者及圖書館工作同仁在一起,提出一些粗淺的體認來請教,也增加一種對圖書館事業的心理認同感。
過去曾讀過UNESCO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5年出版的「邁向認知社會」 Toward Knowledge Society 記憶中閱讀後最深刻的兩點體認:其一是從今後將走向學習型社會,每個人都有待終身學習,學會如何去學習 Learn how to learn;另一點是從資訊社會邁向知識社會表示資訊與知識是不同層次,資訊的取得並不代表知識的取得。從閱讀心理學的觀點而言,從資料、資訊到知識到智慧(wisdom)是有層次等級。今日的資訊社會,藉由電腦科技的應用,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達,很容易去得資訊。但是要如何將有意義的資訊納入知識庫。學會如何去選擇及運用的資訊以解疑析惑,解決問題,就成為資訊是否成為系統知識的課題。在一種知識社會中,圖書館的任務除了提供廣多的資訊,更應該協助讀者增進其選擇資訊,評析資訊即組織資訊的能力,這是圖書館教育的嚴肅挑戰。
早在為藩擔任臺灣師範大學校長職務前,曾主持「電視兒童認知發展」專題研究,其中一項結論是兒童觀看電視時間較長,對兒童閱讀並無正面的助益,對認知發展反而是負面。今日的青少年,由於缺乏管理時間的能力,雖然每日耗用於電腦終端機的時間增加,在閱覽實體圖書的時間相對減少,對於認知發展並不見得有相當的助益;除非具備組織資訊已進行累積性閱讀,針對解析問題去蒐集資訊,瀏覽所得仍然是紛亂雜陳的資訊,對於個人見識視野的擴充,並無太大的意義,勉強的說,也只是一種消遣性的閱讀罷了。
前些時遠見雜誌調查2010全民閱讀大調查顯示,全國民眾18 歲以上,每週平均閱讀時間僅3.06小時,遠不及看電視及上網時數,而平均每月看2.2本,這種閱讀習性的改變,並不一定是因為數位資源逐漸充實的緣故。圖書館在致力圖書資源數位化的同時,改善閱讀環境及透過傳播媒體的新書推介或閱讀推廣活動,確實非常重要。最近國際中小學生閱讀核心能力的調查(如PISA),臺灣學生的名次正顯著在退步,給我們嚴肅的警訊。
這次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的召開,是在歷史性的時刻,一是歡慶全國建國百年的前夕;關鍵性的時間是-配合行政院組織法的修訂,政府將進行組織大改造,涉及圖書館行政組織體系可能調整(例如建議成立跨部會的圖書資訊教育委員會),也在國家圖書館數位出版品平臺剛啟用之時,相信會中有多元而具實質意義的議題將進行討論,謹此預祝大會圓滿成功,並祝各位與會先進與同仁,新年如意、身體健康。
——以上新聞稿乙則,敬請 惠予刊布
發布日期:99/12/28
發布機關:國家圖書館
連絡人:輔導組高鵬主任
電話:(O)02-23619132分機735
0987-174-710
電子郵件:peng2460@ncl.edu.tw
【國家圖書館】2010.12.28 國家圖書館「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新聞稿
拓墾新知識‧弘揚廣域圖書館效益
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副總統親臨致詞
在圖書資訊界的殷殷企盼下,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於今(12月28)日假國家圖書館隆重揭幕。本次會議旨在凝聚圖書館從業人員的全體智慧與力量,共同研擬擘劃臺灣圖書館事業未來十年之發展計畫,以作為全國圖書館努力之準則,實現拓墾知識新世界、引領知識新潮流、永續知識新活力的廣域圖書館願景。
12月28日上午9:30舉行盛大的開幕式,來自全臺各地600位圖資界菁英濟濟一堂,熱鬧的景象宛如群星會。本館顧敏館長於致詞中提及,近十餘年來,數位科技的狂飆,隨著Yahoo、Google之類的搜尋引擎勃興,大幅改善人類獲取資訊的即時性、便捷性,但卻對圖書館的地位造成莫大的衝擊,加上金融風暴波及,讓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更顯步履維艱。唯,迎合科技潮流,圖書館事業必須加速E化的進程,與數位科技同步創新,才能讓民眾充分享受資訊便利的同時,並確保知識的來源正確無虞。擔任開幕貴賓之一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郭為藩教授則以閱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邁向知識社會》“Towards Knowledge Societies: UNESCO World Report”一書的心得,明言指出今後全球將邁入學習型的資訊社會,每個人都有待終身學習,尤其是學會藉助電腦科技的應用,獲取豐富的知識。所以,圖書館必須協助讀者增進選擇資訊、評析資訊及組織資訊的能力,由此可以推知,圖書館未來的任務更形重要!開幕式的壓軸貴賓則邀請蕭副總統蒞臨致詞,副總統一面開心地與大家分享他浸淫圖書館的美妙回憶,一面則重申圖書館提供的知識對人才培育極具重要性。他並舉台東愛心菜販陳樹菊與拾荒者王貫英為例,指這些人捐出所得設立圖書館,顯示國人對圖書館教育英才的期待與重視。展望未來,副總統期許所有圖書館的從業伙伴們必須做好前瞻性規劃,確保所有國民都有追求知識的權利,不因時間、地域或貧富有差別;並應發揮創新變革與轉型的精神,俾使圖書館成為全民最佳學習中心,甚至是舉足輕重的華文知識中心。面對建國百年,副總統則希望積極推動國內公共圖書館的再造工程,實現知識臺灣、文化興國的願景,替圖書館打造未來的黃金10年。
開幕式之後,本館同時推出「2010數位拓展精選展」,公開展示本館今年最新完成的「數位出版品平台系統」、「漢學通覽經典系列」、「臺灣書目探索與廣域圖書館書目系統」,以及結合單一入口,整合化與主題化服務的「知識支援入口網站」等多向數位知識資訊服務系統,成果相當多元且豐富。大會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可以預見兩天的討論議程必定精彩可期。
——以上新聞稿乙則,敬請 惠予刊布
發布日期:99/12/28
發布機關:國家圖書館
連絡人:輔導組高鵬主任
電話:(O)02-2361-9132分機735
0987-174-710
電子郵件:peng2460@ncl.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