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0年4月藝文資訊主題活動
1. 圖書館大冒險系列活動
■ 閱讀奇遇記
展出日期:4/1-5/2
展出時間:9:00-17:00
地點:親子資料中心1-2樓
■ 圖書‧號碼 談戀愛
日期:4/1-5/2
時間:週二-週五10:00-17:00、週六日9:00-16:00
地點:親子資料中心
對象:國小學童
可集活動點數,憑本館活動體驗卷完成活動,集點雙倍送,並可兌換磁鐵書籤一個。
■ 我拼、我拼、我拼拼拼
日期:4/1-5/2
時間:週二-週五10:00-17:00、週六日9:00-16:00
地點:親子資料中心
對象:12歲以下兒童
可集活動點數,憑本館活動體驗卷完成活動,集點雙倍送,並可兌換可愛L書夾一個。
■ 故事情節對對碰
日期:4/1-5/2
時間:週二-週五10:00-17:00、週六日9:00-16:00
地點:親子資料中心
對象:12歲以下兒童
可集活動點數,憑本館活動體驗卷完成活動,集點雙倍送,並可兌換磁鐵書籤一份。
主題書展
1. 當小說遇上電影
時間:4/6~5/2
地點:3F 新書展示區
熱門小說被拍成電影不計其數,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波西傑克森等系列,本月我們以電影原著小說為展出內容,除《魔戒三部曲》、《墨水心》、《神鬼奇航》、《博物館驚魂夜》、《神鬼認證》外,尚有《美味關係》、《時空旅人之妻》、《姊姊的守護者》、《刺蝟的優雅》、《Q&A》、《心動奇蹟》、《?山家之味》、《藝伎回憶錄》等,想體會原著小說的迷人魅力嗎?你不可錯過『當小說遇上電影』。
講座
1. 【終身學習系列講座】
夜讀愈美麗
主講人: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作家)
時間:4/17(六)10:00-12:00
地點:B1 國際會議廳
深夜校園裡的研究大樓如果還點亮著最後一盞燈,那一定是屬於我的。
所謂孤獨,再也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有著具體觸覺的存在。夜讀時,我面對著書籍,也面對書中隱藏的靈魂。我終於領悟到,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孤獨。尤其是在深山夜讀的時刻,唯寂靜與我同在。忘情,忘懷,忘我,直到全部的心神都溶入閱讀之中。夜讀已經成為我僅有的城堡,我的思考、想像、演說、書寫、研究,都是閱讀的延伸,而夜讀的時刻,也才是心靈淨化的時刻!
2. 【臺灣學系列講座】
紅毛人臺灣原住民的歷史經驗與記憶
主講人:康培德(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時間:4/10(六)10:00-12:00
地點:4F 4045教室
臺灣自十九世紀開港後,洋人陸續來臺從事貿易與傳教,因與當地原住民頻繁接觸發現,不少原住民視西洋人為同宗或「紅毛友人」互動良好,這樣的認知與十七世紀荷蘭人在臺經營與傳教有密切關連。目前新港社後裔仍有儀式或傳說記憶可見其中「紅毛先祖」的身影,值得探討。
3. 【與作家有約】
《放學後才是關鍵》
黃能得 著,野人文化出版
主講人:黃能得
時間:4/10(六)14:00-16:00
地點:B1樂學室
作者黃能得,曾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卻為了女兒的教育而辭職。因為女兒上小學,找不到合適的安親班,於是創辦了一個「兒童學社」,親身帶領一群教師實踐多年來的教育理想。三年多來,這種「共學共遊」的課後學習模式,經過不斷改良,成為一種可複製、適合一般雙薪家庭的社團:雅德賽思兒童學社(雅德賽思取名自Art & Science音譯)。在這個社團裡,最讓人感動的事情,是你可以見到孩子們帶著一臉笑容,學會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透過每四個孩子共聘一位老師、學社共同培訓老師的做法,家長減輕了經濟壓力,孩子有了學伴,老師也能照顧到每個孩子;而學社的設立,更讓老師和老師、老師和家長、家長和家長之間,有了彼此交流成長的制度和管道。身為家長、又在媒體界閱歷豐富的黃能得,深深體會到學校不能為你做的事,就是「從生活教育中,找到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親子活動
1. 【角落遇到書】閱讀時間
主題:圖書館‧Library
時間:上半場15:00-15:30,下半場15:30-16:00
4/07(三)△Our library ▽ 圖書館巴士嘟嘟
4/14(三)△有誰看到我的書? ▽圖書館獅子
4/21(三)△我討厭書 ▽大鬼小鬼圖書館
4/28(三)△圖書館老鼠 ▽莉莉的第一張借書證
地點:親子中心B1繪本森林區
對象:4-8歲兒童及家長
自由參加(活動前15分鐘開始進場)
2. 【非聽Book】童書共讀
時間:上半場15:00-15:30,下半場15:30-16:00
4/07(三)△你看起來很好吃 黑馬與河馬
4/14(三)△ ▽奇奇骨
地點:親子中心B1繪本森林區
對象:4-8歲兒童及家長
自由參加(活動前15分鐘開始進場)
3. 【繪本童書園】說故事時間
時間:15:00-16:00
4/07(三)米奇的復活節
4/14(三)哈巴狗
地點:B1 樂學室
對象:4-8歲兒童及家長
自由參加(活動前10分鐘開始進場)
4. 【親子影片欣賞】
片名: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普通級)
片長:140分鐘
時間:4/10(六)14:00-16:00
地點: 1F 簡報室
自由參加(活動前15分鐘開始進場)
5. 【Book Talk 愛閱派】親子講堂
講題:一吋蟲、沒有東西送給你、繪本裡有什麼數學?
時間:4/4(日)14:00-16:00
地點:B1 樂學室
對象:國小3-6年級學童
名額:50名
免費參加,需事先報名,請至親子資料中心網頁線上報名,額滿為止。
6. 【悅讀閱廣】親子愛閱派系列講座
講題:閱讀中的自我追尋
時間:4/24(六)14:00-16:00
地點:B1 樂學室
對象:凡對兒童閱讀有興趣的家長及教師,不限名額
免費參加,憑本館活動體驗卷全程參加者,可兌換紀念品一份。
7. 【圖‧話‧作家】」研討會
講座:
◎ 圖畫書的導演運鏡/曹俊彥、藍劍虹、卓淑敏
◎ 繪本故事的靈感起源與創作歷程/連翠茉、劉思源、唐壽南
◎ 圖畫書與詩的對談/鄭明進、米雅、高明美
時間:4/17(六)09:00-17:40
地點:1F 簡報室
對象:一般民眾
名額:50名
報名辦法:請上www.caterpillar.org.tw毛毛蟲網站查詢
聯絡電話:(02)23579936
影片欣賞
1. 【假日影展】
《Always幸福》影展
時間:雙週日14:00起
地點:1F 簡報室
4/11(日)幸福的三丁目
懷舊年代中最純粹的感動…完全再現二戰剛結束時東京景色與時代變遷下的小人物生活,夕陽町三丁目居民在沒有手機、電腦、便利商店的那個年代,為什麼可以過的這麼開心? 片長133分(普)
4/25(日)再續幸福的三丁目
在那個好人總是純真、壞人也不至於太壞的美好時代,一切都溫暖地令人動容。越來越熱鬧的夕陽町三丁目居民的生活點滴!令人感動的續集,不但票房打破首集紀錄,口碑也再創新高!片長145分(普)
【主題影展】
《影經劇典》影展
時間:週四14:00起
地點:1F 簡報室
4/01(四) 油炸綠蕃茄
改編自《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芬妮.弗雷格(Fannie Flagg)的同名原著,本片的角色眾多,性格上的渲染自然有力;主角們在汽笛鎮開了個小餐館,那兒是小小自由國度,不論是流浪漢、黑人或白人,都能在餐館內得到溫暖的情誼與尊重。走過三K黨威脅、經濟大蕭條、離散重聚與生死,小鎮情緣在五十年後再獲見證。片長118分(輔)
4/08(四) 孤戀花
改編自作家白先勇原著「臺北人」的其中一篇〈孤戀花〉,本片是一部讓人感傷卻充滿溫度的電影,經過編劇和導演的重新創作,讓劇中人物的生命,因真摯的情感而有了厚度及重量。片中的女人在無情的命運之前,卻努力掙扎著要活出屬於她的人性溫暖與厚度。我們流淚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深深的心疼和不捨。片長110分(輔)
4/15(四) 69
《青春就是醬!釋放青春狂放能量、想像力革命萬歲》本片改編自日本知名作家村上龍同名自傳小說,真實描述年輕人的青春歲月和熱血精神;1969年長崎高中一個令所有老師頭疼不已的問題學生,他和兩個死黨組了『跋析羅團』俱樂部……,慢慢隨電影情節返回了1969年,返回了那個年代的高中時光!片長114分(普)
4/22(四)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改編自捷克作家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同名小說,描述一個大半輩子都在旅館飯店的服務生,他看過人生百態;在二戰前後的捷克,局勢詭譎。然而,侍候過公卿將相、皇帝總統的他,卻能從過往行人的臉部表情,準確預知世界戰爭的情勢,從車站鏡子裡的一瞥,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未來……片長120分(輔)
4/29(四) 黃石任務
改編自英國新聞集團國際公司董事詹姆斯.麥克曼紐司(James Mac-manus)的真實事件小說,描述一個年輕的英國記者,在日本佔領中國的1930年代,帶領60個孤兒院裡的男孩,克服重重困難,穿越白雪靄靄的高山,經過蒙古沙漠的邊緣,跋涉一千英哩,找到得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並從中學會勇氣與生命真諦的故事。片長103分(護)
展覽
1. 游藝雅集聯展
時間:4/2~4/14
地點:4F雙和藝廊
游藝雅集係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熊宜中教授,在個人畫室業餘教授書畫所組成的師生團體。畫會成立十餘年,成員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畫班、藝術教育館、行政院、中華郵政、抱一書齋的學員,在熊教授的指導下,於研習書畫的路上相互學習,彼此珍惜,共同成長,並充實審美人文內涵的精神追求。此次聯展參與展出學員約30位,展覽內容包括書法、山水、花鳥、及彩繪瓷器等創作。希望藉由此次聯展讓學員在書畫創作的領域能更上一層樓,也希望各界及書畫同好們不吝給與指教及批評並互相觀摩交流,讓游藝雅集能更加成長與進步;也希望能為社會大眾對怡情養性、陶冶心靈貢獻一點心力。
2. 復興商工「新造形理念創作」展
時間:4/16~4/29
地點:4F雙和藝廊
本次參展物件為復興商工教師個人創作及學生學習創作之優秀藝術作品,希望藉此展覽達到教學相長、師生相互觀摩之目的。推動「生活美學」是本次展出活動的主要目標,也就是提升國人的美學素養,以達到「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生活樂趣。「新造形理念創作」展,其特色是囊括多元化人文藝術。內容涵蓋水彩、版畫、插畫、水墨、攝影、雕塑、電腦繪圖等等,包羅萬象,範圍廣泛,值得大家欣賞。
王志誠校長作品
3. 太陽旗下的聲色光影—館藏日治時期藝術類書展
時間:2/2~5/2
地點:6F臺灣學研究中心
臺灣傳統的戲劇、書畫、音樂等,多隨來自大陸的移民傳入,日治以後因總督府政策及日本國內藝術活動的影響,使得臺灣傳統藝術活動產生了融合與改變,各領域皆有新的藝術形式誕生,且此時期有了臺灣史上首次電影的放映、官辦美術展覽會的舉辦等。戰爭時期為配合軍事動員,藝術活動也成為政策宣傳的工具。本次展覽將館藏日治時期藝術類館藏分為「戲劇」、「電影」、「音樂集舞蹈」及「美術」等四類,介紹各領域的相關人物和作品,藉此呈現藝術活動在日治時期的發展和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