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文獻與檔案主題小組」於2009年3月27-28日,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舉辦「2009 Spring TEI Workshop」教學研討會,並邀請知名講師英國牛津大學電算中心主任Sebastian Rahtz,他同時也是TEI Consortium(文件符碼化協會)的負責人,進行一天半的TEI教學。
TEI的組織結構建立後,在技術發展層面上,其標準也必須更新。當時,TEI P3仍屬標準通用標誌語言(SGML),這意味著以P3編碼的文本,需要用DTD來驗證,並且以高度客製化排列的工具處理。當1998年XML問世時,顯然可見,TEI標準必須相容於XML這個新格式。在2002年,由Lou Burnard與Syd Bauman編輯的P4版本,正式以XML表達TEI。新技術令數位文本的產出、管理、交換以及儲存方式,發生莫大的變革。面對這些變革,TEI協會仍積極接受挑戰,在範圍更廣的資訊領域中,依然維持其標準,TEI P5發表於2007年11月,提出多項重大的改進,包括「名稱空間敏感性」(namespace-awareness)以及更健全的客製化機制(ODD)。對於中文的數位文本而言,特別有趣的是外字模組(gaiji module),它已將XML標準字集中的缺字,另作描述及處理。
今年為搭配本主題新執行的TEI中文在地化計畫,課程內容有TEI最新版本P5的介紹與在地化的應用與推廣,並於課堂中加入練習與討論時間,希望藉此訓練台灣的TEI標記好手,提高TEI中文在地化之普及率,使台灣漢籍全文標記系統更臻完善。這是文獻與檔案主題小組開設TEI工作坊,用以推廣TEI標記語言的首要目標。
●活動時間及地點:
中華民國98年3月27-28日 (星期五、六)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視聽館 5樓電腦中心 (1067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2段134號)
●執行單位:
指導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主辦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
合辦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資訊科學系
協辦單位:法鼓佛教學院
● 參加對象:
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項下,機構計畫與公開徵選計畫內人員優先。(限40人)
●報名事項:
1.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98年3月17日(週二)止。
2. 採線上報名。http://ccscl2.iis.sinica.edu.tw/ihp/activity/attend.asp?comm=add&actno=208
3. 學員名單公布日期:3月20日(週五)
請連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網頁查詢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