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文 徵 集
一、論文主題及其範圍
●主題
互動與創新:多維視野下的華僑華人研究
隨著全球化華僑華人研究的深入開展,大陸與海外的研究之間、新老研究課題之間、不同的學科背景之間、研究機構與文獻收藏機構之間的互動的作用已經非常重要,這種作用發揮得好,將形成一股合力,推動華僑華人研究向縱深發展。本次會議將通過多維視野下的交流和討論,建造一個重要平臺來展現華僑華人研究互動與創新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成果。同時,也為全球致力於海外華人研究的專家學者、圖書館員、檔案管理人員建造一個跨區域、跨學科、多功能的溝通橋樑。
●建議性擬定範圍
1.中國與海外華人
1現代中國形成中的海外華人
2僑鄉區域
3海外華人以及中國東部及南部主要港口
4台海兩岸關係及海外華人
2.商業、貿易及創業精神文化消費:商品、習慣及流移狀態下的華人身份認同
1電影
2流行音樂
3中藥
4飲食
5服裝和時尚
3.教育、語言與華人身份認同
4.海外華人家庭社會化及成員成長
5.海外華人與宗教流移狀態下的性別與女性移民與婚姻(例如,臺灣西婆羅洲的外籍配偶)
6.印刷、廣播媒體及互聯網
1文學與印刷媒體
2廣播媒體與海外華人
3互聯網與虛擬社區
7.政治與身份認同
8.家鄉、記憶與宗譜
1僑鄉文化
2故鄉及祖先情懷
3僑務
9.族群與民族性
10.同化、融合與民族性
11.政治、族群與身份認同
12.海外華人與現代化研究
13.移民
1(來自中國的)新移民
2 歸化的中國移民(例如: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及歐洲部分地區的馬來西亞華人、印尼華人和香港華人)
3非法移民網路與遷移
4 大學畢業生與人才外流
5 勞動力遷移
6遷移的戰略與模式:歷史格局與比較
14.唐人街/藝術史
1唐人街
2唐人街的比較性研究
3藝術與建築
4新舊海外華人社會組織
a家族組織/幫
b家庭和親屬關係
c學校網路/團體/專業人士
d針對舊社團模式的新挑戰
15.宏觀研究
1地域性主題(在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尤其是歐洲、拉美、非洲、太平洋地區和東南亞)
2世界各地海外華人群體的對比性研究
3流移性的對比性研究,例如印度人與中國人的流移性差別
4海外華人與帝國主義/殖民主義
5海外華人與冷戰
6海外華人與國際關係
a中國的崛起與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
b海外華人與台海兩岸關係
16.圖書館、檔案館及文獻記錄
1宗譜與家族歷史文獻收集及記錄策略
2與海外華人相關的主要資料庫資料的介紹及更新
3數位化項目
4索引編撰及主題標引
5收藏資料可及性收藏策略及經驗
6公眾延伸服務-科研機構/圖書館/檔案館、研究人員及公眾之間的合作
7資料庫建設
8關於海外華人的私人及機構收藏
9展覽、博物館與海外華人
10研究方法與方法論
●拋磚引玉
海外華人對中國的推動作用。中國及中國性在海外華人的生活體驗、歷史發展和身份認同形成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並存的其他身份認同的慣語表達與聚焦方式也對後者產生影響。正如許多學者指出,海外華人在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知識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對此,很多新的研究領域等待探索和深入。例如,海外華人的資金、勞動力、專業技能及人員流動對福建、廣東、浙江乃至廈門、福州、廣州、深圳、溫州和上海等城市產生了何種影響?會議期望通過一系列類似主題的廣泛研究,推動該領域研究的發展。
新移民。自1945年始的全球化新進程及80年代冷戰對峙的消融使得新移民不斷產生,他們所生存的環境也日新月異。除了來自中國地區的新移民,來自東南亞地區的華人族群移民至澳大利亞、歐洲、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如何理解流移的華人族群在世界各地以及中國本土的遷移、互動及政治活動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此類新移民跟老一代的移民有何區別?他們如何與相關地域的華人社區展開互動?來自不同國度的新移民彼此之間又如何在所居住國內展開交流與溝通?海外華人遷移的地域分佈呈現何種新的趨勢或特點?新移民對老一代移民社區又會帶來何種衝擊和影響?另外,世界各地華人流移狀態形成以及海外華人相對于其他族群流移性網路的對比性研究在宏觀層面也極具重要性。以上諸多問題不可避免地與勞動力遷移、非法移民網路及人才流失等話題相互交織,構成新的研究熱點。 其他新的研究重點。從宗教角度剖析研究海外華人經驗和歷史亟待挖掘的同時,從性別維度對海外華人遷移及歷史進行分析也同等重要,而與性別相關但亦能自成一體的乃是對華人族群現代性的研究;針對中國商業、貿易、創業精神、認同的政治性、種族性和民族主義、流移狀態下的社會組織和機構、唐人街等方面的研究;電影、廣播和互聯網等新媒體帶來的新技術對海外華人的體驗及形象產生著深刻影響;海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