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雁秋主任委員
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上午10:30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長青會員委員會一行11人前往內湖「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以下簡稱上銀)行史館,承該館周維沛館長親自接待並導覽。一進門即看到紅紙寫着「熱烈歡迎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長青會員委員會蒞臨參訪」字樣,讓我們 感到分外的親切。上銀行史館大廳 於2011年10月31日落成,採八角型設計。門框上所雕飾紋路代表該行不同時期之標誌(分為1928、1931、1940、1965)。
周館長打開中廳大門,帶我們進入行史館後,先介紹金庫大門,這座金庫門係仿造1931年該行上海總行之金庫,於2011年派員赴上海實地考察拍照,按一比一之比例打造而成。
周館長打開這座輪轉式的大門,讓我們進入多功能簡報室,有大銀幕、音響等,設備俱全。我們觀看上銀17分鐘的簡報,片中首先由榮鴻慶董事長以上海口音致歡迎辭,接着簡述自上海創立,創辦人陳光甫先生的前瞻性理念,如何成立中國旅行社,如何在戰時協助搬運古物到重慶,如何成立海光圖書館,「西安事變」在其西安華清池招待所發生等。看完簡報,我們實地參訪行史館的陳列室,分為「上銀大事記」、「館藏史料」、「關係企業發展」等單元。那裡有票券的圖片,從古代錢莊及票號所出具的「番紙」、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1914年袁世凱像銀幣、1924年上銀發行的英文旅行支票;1930年中央銀行發行「關金幣」、1933年中央造幣廠成立開始發行銀元幣、1946年5月台幣開始流通的鈔券,1948年10月發行的5萬至100萬高額的金圓券、 台灣銀行1948年發行100元、500元、1000元至1萬舊台幣等。看到這些鈔券,不禁想起1946至1948年金融風瀑,導致國民黨失敗原因之一。看完這間陳列的票券,另有女性行員美麗的制服。走進去又看到不同的實體文物展示:有香港分行高27層大樓模型,有模仿1930年代上海之石板路面,每隔若干步即有一塊年代里程紀事,有總行及各分行優良歷史建築模型,以及中國旅行社旗下的西京、華清池招待所模型,而華清池招待所即是「西安事變」發生地點,張學良即住在此。周館長每到一處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讓我們如讀一頁中華民國銀行史,以及旅行業的先鋒――中國旅行社對後世的影響。
周館長並介紹陳光甫先生:先生係江蘇丹徒人,畢業於美國賓州大華頓商學院,為中國近代知名之銀行家、企業家。先生一生好學,為行員有讀書的場所,特成立海光圖書書館,將自已的藏書捐贈該圖書館。他的徵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圖書館是成就事業加油站。」他對上銀有以下的期待:「創行宗旨:服務社會,輔助工商實業,發展國際貿易;服務方法:不畏繁瑣,不避勞苦,不圖厚利,為人所不願為,從小處做起,時時構想新方法。」陳光甫對銀行的理念,對求才嚴謹,對員工的照顧,實可為今日銀行業者的典範。
參訪結束,我們到大湖公園午餐並宣讀本(106)年度工作及活動計畫,餐後即至大湖公園散步,那日人少,無雨,湖水平靜,微風徐來,心曠神怡,不虛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