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人物的愛情譜系之一 徐志摩
作者:汪雁秋主任委員(長青會員委員會)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長青會員委員會於2016年5月2日假國家圖書館188會議室召開本年度第三次會議,特邀請知名作家、電影編導、《作家身影 》 紀錄片製片人及編劇蔡登山先生主講:《再談人間四月天》,蔡先生提供一片長四十分鐘《作家身影--徐志摩》光碟片播放,隨着這部紀錄片,我們一面觀賞影片,一面聽蔡先生娓娓道來,似乎踏上時光的隧道,回到徐志摩的時代,看到他出生的地方: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保寗坊徐氏老屋,徐氏歷代經商,可謂富商之家。因此他的父親希望他學經濟。
鏡頭轉到美國,他初入Clark 大學,習銀行學及社會學,獲一等獎。後入哥倫比亞大學習政治學獲碩士學位,他放棄了再讀博士而到英國入倫敦政經學院習經濟,未幾他轉入劍橋大學,主要是想追隨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英國哲學家,數學家), 拜他為師,不巧的是羅素當時已離開劍橋,改拜師賴斯基(Harold J. Laski)學政治學。鏡頭轉到劍橋,描述他與林徽音的一段情,這部影片我們看到了他的一生,以及學者們分析他的詩作。他一生有三個女人,他的髮妻張幼儀、林徽音、陸小曼。她們 影響了他的一生,他也影響了她們各自後來的發展。胡適在他的「追悼志摩」一文曾這樣說:「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裡曾說他的心境是「一個曾經有單純信仰的流入懷疑的頹廢」。這句話是他最好的自述。
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的確徐志摩是唯美主義、自由主義信仰者,他一生追求的是自由、愛及美融合在一起,但却失敗,他的婚姻是失敗的,他的愛情是失敗的,他雖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及文學於一身,唯有在文學上大放異彩,他的散文,他的詩等。他的朋友稱他是「中國的雪萊」
說來奇怪他的幾首詩似乎在說他自己,如
一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二
等候他唱,我們靜着望,
怕驚了他。但他一展翅
衝破濃密,化一朶彩雲:
飛來了,不見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燄,像是熱情。(詠一隻 黃鸝鳥)
三
我是天空裡一片雲,
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 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偶然)
這首詩已譜成歌曲,很多人都會唱。以上三首詩各位朋友仔細看看象徵着他轉瞬間飛上了天空而消失了踪影。他是光!是火燄!
今天是五四,蔡先生那天也談到徐志摩與五四及他的朋友們。以及他們如何在上海籌辦新月雜誌,他們稱他為「新月靈魂」。中央圖書館首任館長蔣復璁先生是他的表弟,他們常有來往,蔣先生就清華教席是他推荐。蔣先生曾同我談到很多徐家的往事,可惜當時我沒有好好記下來。
感謝春銀、竹平、賢德、彭慰協助播放影片,記錄及拍照,留下長青會歷史紀錄。
朋友們如果有興趣觀賞,可到國圖藝術及視聽資料中心。
更感謝蔡登山先生的演講,讓我們分享到文學知識的的饗宴,希望還有第二集、第三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