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3237 - 1324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省八十四年度公共圖書館網路暨通訊研討會研習手冊
書刊名: 台灣省八十四年度公共圖書館網路暨通訊研討會研習手冊
出版日期: 1995
頁次: 194p.
摘要: 本研習手冊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辦、國立中央圖書館承辦。於民國84年5月29日至30日,假國立中央圖書館文教區,針對全省各文化中心圖書館之館員及系統人員而舉行之「台灣省八十四年度公共圖書館網路暨通訊研討會」之研習手冊,其內容包括:‧實施計畫.時程表‧授課講師名錄.工作人員名單.學員名錄‧電腦基本概論/王宏德主講‧網路基本概論/周達偉主講‧連線建構方法/周達偉主講‧台灣學術網路資源/王宏德主講‧CATSS系統之編輯與轉錄/許靜芬主講‧中文系統與離線作業/林逸楓主講‧實機作業練習.文化中心連接全國圖書資訊網路說明書.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線上編目合作辦法(編者)
關鍵詞: 網路資源,書目網路,公共圖書館,CATSS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老年人資訊需求研究:以新竹市長青學苑為例
書刊名: 台灣地區老年人資訊需求研究:以新竹市長青學苑為例
出版日期: 199506
頁次: 181p.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調查老年人資訊需求的類別、取得資訊的管道、對取得之資訊的滿意程度為何、病探討其可能原因,並進一步對社會上老年人服務工作者以及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突出相關的建議,以期能對老年人圖供更完善的服務。本研究是以台灣地區年滿65歲以上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但限於人力和時間,僅以新竹市長青學苑年滿65歲以上的學員為調查對象,採用深入訪談的研究方法,調查時間內每週和受訪者晤談一次,時間為30分鐘以上。調查時間為84年2至4月,調查對象共60名,總計訪談150次。根據每次訪談記錄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並針對結果提出建議。研究結果顯示每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均有資訊需求,其資訊需求的類別共有與休閒娛樂、時事、健康、教育、生活、老年規畫、社會福利、宗教、人際關係、專業知識、投資理財相關等十一類。資訊需求的管道中以看電視、報紙、圖書、雜誌為佔最多數,此外還有透過朋友、家人、廣播、長青學苑、研討會...等方式取得資訊,而每位老年人的資訊需求類別與管道均因人而異,產生需求的原因也各有其獨特的理由。影響老年人在資訊蒐集行為的原因有,健康情形、天氣狀況、交通問題、視力障礙、學習的難易程度與是否有用處、能否滿足其需求等。而大部份的老年人對於所取得的資訊均感到滿意。此外,大多數的老年人對於公共圖書館的規定感到限制太大,因而甚少使用圖書館。(作者)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相關文獻探討:資訊需求研究探討、老年人的資訊需求服務、公共圖書館的老年人服務.第三章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受訪者個人基本資料分析、長青學苑老年人資訊需求分析、長青學苑老年人特殊個案分析.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編者)
關鍵詞: 特殊讀者,老年讀者,資訊尋求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公共轉介服務之研究與分析
書刊名: 台灣地區公共轉介服務之研究與分析
出版日期: 199506
頁次: 216p.
摘要: 本研究旨在參考館員自省式的觀點,探討館員轉介服務的信念、轉介服務的執行模式、轉介服務所遭逢的困難、成功的轉介服務所需具備的積極條件以及電腦網路對轉介服務的助益性。藉由這些問題的探討以瞭解現況,並作為對未來規劃的參考。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方法,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省立台中圖書館極高雄市立圖書館的十九名參考館員為個案研究對象,進行深度訪談,再綜合分析歸納訪談資料。結果顯示:(1)大部份的參考館員都肯定轉介服務的正面意義與價值。(2)館員較喜歡館內轉介,而轉介對象的選擇以提供解答者的公信力及權威性為首要判準。(3)館員的人格特質、轉介對象是否具有合作的意願與共識是影響轉介服務成敗的關鍵因素。(4)館員、讀者、轉介對象間平衡的三角關係是成功的轉介服務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5)多數館員認為以電腦網路輔助轉介服務的進行是未來的趨勢,時效性高、具集思廣益效果是最大的好處。國內的轉介服務仍亟待推廣,轉介資源檔的建立與開放查詢、儘速訂出轉介服務的標準作業流程、規畫自由網(Free-Net)的模型與架構、建立全國性的諮詢網是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作者).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探討:轉介服務的定義、轉介服務的起源、圖書館中有關轉介活動的論題、轉介服務的相關因素.第三章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章結果分析與詮釋.第五章結論與建議.附錄一台灣地區院轄市及省市級公共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概況調查表.附錄二受訪參考館員訪談內容記錄摘要.附錄三三個研究場所近四(五)年來轉介問題摘要表.附錄四受訪參考館員背景資料摘要表(編者)
關鍵詞: 參考服務,聯合參考,轉介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自動化功能及效益研究報告
書刊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自動化功能及效益研究報告
出版日期: 199511
頁次: 227p.
摘要: 本館自實施自動化作業以來,歷經三年的時光,在硬體系統架構上,完成所有分館、民眾閱覽室與總館主機連線作業之網路環境;在軟體系統架構上,除完成圖書管理作業系統外,亦涵蓋資訊服務查詢系統及館務行政自動化三部分。茲將現有之自動化軟體系統做簡單描述:一、圖書管理作業系統1.採購子系統2.編目子系統3.期刊管理系統4.流通子系統5.書目資料查詢子系統二、好幫手資料庫查詢系統1.市政業務查詢2.休閒活動查詢3.法規查詢4.議員服務查詢5.市政建設查詢6.書目資料查詢7.財經資訊查詢8.時報資訊即時新聞9.求職求才資訊查詢三、成立教育資訊查詢系統1.成教活動子系統2.成教專業人才子系統3.活動場地子系統4.單位機構子系統5.社會教育法規子系統6.成教活動觸控式查詢系統7.生活休閒語音專線四、館務作業系統1.桌上排版系統2.公文管理與製作系統3.薪資管理作業系統4.電子快遞系統5.圖書通閱系統五、URICA聯合書目中心1.書目查詢2.書目資料上戴3.書目資料下戴六、台北市學校輔導網路1.輔導法令規章2.輔導措施3.輔導活動教學4.小團體輔導5.輔導知能講座6.心理測驗7.輔導圖書雜誌刊物8.輔導媒體9.社輔機構10.其他七、光碟資料庫查詢系統八、光碟影像製作查詢系統九、林堂先生圖像文物專輯(一)(二)--百年誕辰紀念十、多媒體導覽系統十一、文建會全國藝文活動查詢為了了解自動化系統實施後,在現有的硬體系統架構上及軟體系統的運作上,是否能充份發揮館員的工作效率,提昇對市民的服務績效。本館特別於今年三月十六日召開「自動化評估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會中決定將本館三年來自動化作業的功能及效益做一次大體檢,並將此次評鑑工作區分為(一)教育訓練(二)技術服務(三)讀者服務(四)行政自動化及(五)電腦設備採購及維護這五大子題來進行評估,評估範圍幾乎囊括本館現行的軟、硬體系統,但不包括由外單位使用的URICA聯合書目中心及台北市學校輔導網路。此次各子題性質不一,所以評鑑方式亦不同,有採用問卷、訪談或座談等方式對系統做一診斷,每一子題則由工作小組分組,每組由委員4-7人參與,分別對其負責的子題進行問卷設計及其後的研究分析。在進度控制方面,在三月底前各工作小組將問擬妥,共同討論後,於四月份寄發問卷,五月份回收問卷,六月份對回收的問卷做統計分析,七月份做討論整理,八至十月各組分別撰寫研究報告,十一月份委由資訊室彙整完稿,十二月交由廠商印刷。因此次評鑑是採各組分類進行的方式,故每一子題所探討的內容,基本上均可視為一完整而獨立的研究報告。資訊室於彙整時,僅就各組所提報告,在格式上求其一致性,但內容部份均為尊重各組之意見而未多加修正。惟為求便於瀏覽及參考,遂將五份研究報告彙進成一冊完整的自動化評估報告。希望此份報告的出爐,能對日後系統架構及軟體的修正,有建設性的參考,使自動化業務更臻成熟穩定,並望各界不吝指正,使台北市立圖書館邁向春景歷歷的遠景。(作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大事記(初稿)
書刊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大事記(初稿)
出版日期: 199506
頁次: 96p.
摘要: 本書將台北市立圖書館自民國19年至83年事記,依年代順序排列,期為過去發展歷程留下記錄。主要內容分為五個時期敘述:.民國19-40年光復前後,雛形初具.民國41-55年創立初始,篳路藍縷.民國56-66年北市改制,全面發展.民國67-78年文化建設,非躍精進.民國79-83年新館營運,多元服務(編者)
關鍵詞: 台北市立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史,台北市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200問
書刊名: 台北市立圖書館200問
出版日期: 199506
頁次: 112p.
摘要: 該館為提昇服務品質及加強與各界溝通,特彙集200條有關讀者、民意代表、上級長官等各項意見及輿情報導編輯成冊,並將該館各項措施旨意,確實檢討結果或執行困難一一說明,以促使外界能瞭解達到溝通的目的。全書計分六篇:.圖書資料採購與分編.閱覽服務.參考服務.推廣活動.自動化系統(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服務,圖書館手冊,台北市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加值網路服務定價之探索研究
書刊名: 加值網路服務定價之探索研究
出版日期: 199506
頁次: 124p.
摘要: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加值網路服務市場現況之研討:加值網路服務的定義與分類、需求、在國家層次的重要性、在企業/產業層次的重要性、世界各國加值網路服務市場的概況、各類加值網路服務的應用情況、台灣加值網路服務的現況、加值網路服務的成本、加值網路服務市場的競爭、加值網路服務市場的法規管制、國際加值網路服務、加值網路服務的機會與挑戰.第三章電信通訊服務定價之研討:價格、定價與價值、定價的概念模式、經濟價格理論與價格認知、電信通訊的基本經濟特性、主要的費率型態、其他有用的定價相關經濟理論、法規管制、廠商競爭.第四章電子商務層次(electriccommerce)的定價課題.第五章加值網路服務定價之研究架構.第六章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新服務的定價測試環境、加值網路服務的價值衡量、Internet服務的定價、定價資訊管理系統(編者)
關鍵詞: 加值網路,加值網路服務,定價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陸出版企業集團的掘起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506
卷期: n.43/44
頁次: pp.43-44
摘要: 大陸於八十年代中期,從日本引進「企業集團」此一新型的經濟聯合體。在大陸企業集團」一詞所涵蓋的並非單純的企業之間的聯合組織,而是指出版業在國家的推動、指導和幫助下,按照自願互書生產組織結構的非合理性導致圖書產品結構的非合理性。從八十年代大陸出版業發展的情況來看,出版企業規模的增大和圖書生產的日益集中,已成為出版現代化的需要。專家認為九十年代大陸出版業發展的基本要務為:一、完成基礎產業的發展;二、大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與其他要素的生產率。大陸現在的出版集團成員,都是國有企業,都歸於省新聞出版局或出版總社,便於調配和管理。作者並介紹以上幾個九十年代大陸發展中的出版企業集團如:山東出版集團、四川出版集團公司、新疆出版印刷集團、天津出版貿易集團公司、江西出版集團、浙江印刷集團、北京科技期刊出版集團、中國對外出版集團、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等。(編者)
關鍵詞: 出版業,大陸出版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談公共財產著作的回溯保護問題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512
卷期: n.43/44
頁次: pp.42-49
摘要: 所謂公共財產,是指著作財產權已消滅的著作,會因著作財產權消滅而成為公共財產的情形有:一、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間屆滿;二、繼承人或繼受人之不存在;三、拋棄。其中著作權的保護期間問題,又有兩種情形:一、依據現行著作權法規定保護期間屆滿(包括一般著作的保護期間、共同著作的保護期間、別名及不具名著作的保護期間、法人著作的保護期間、特殊著作的保護期間);二、在現行著作權法生效以前已經是公共財產(包括一九六二年以前著作人已死亡的著作、一九六二年以前的法人著作或受讓著作、一九六五年以前的特殊著作、一九六五年以前已發行而未註冊之著作)。作者並談到著作權法修正草案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美方要求有關公共財產著作的回溯保護問題。(編者)
關鍵詞: 著作財產權,著作權法,公共財產著作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努力營造中國兒童讀物跨世紀的新繁榮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506
卷期: n.43/44
頁次: pp.36-39
摘要: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重視兒童讀物的國家,面臨新時代的來臨,我國少年兒童讀物出版業應努力發展新契機。文中首先說明我國兒童讀物發展的現況,作者提出五大標誌說明其發展蓬勃的情況。其次,兒童讀物面臨跨世紀的轉變,應注重出版家和名作家的培養,以及與其他地區出版業的合作。最後,介紹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的概況、出版圖書的情形以及經營理念。欲使我國兒童讀物發展更蓬勃,除了出版業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政府當局政策上的配合與民眾的支持。因此,讓大家一起來關心我們的兒童讀物,是使其進步的最好方法。(編者)
關鍵詞: 特殊讀者,出版業,兒童讀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細說大陸「協作出版」與「買賣書號」問題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5
卷期: n.39
頁次: pp.52-57
摘要: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禁止買賣書號的通知,並於二十八日在北京召開「繁榮出版事業,禁止『買賣書號』座談會」,加強宣導工作。近年來,赴大陸投資發展的台灣出版業者、發行商,都曾積極尋求透過「協作出版」和「買書號」的方式,在大陸出版,發行台灣版圖書,追求更高的利潤。但業者對於「協作出版」、「買賣書號」形成的背景、利弊得失與存在的問題,以及中共當局對於這類合作出版抱持的態度等等,似乎欠缺深入的研究與正確旳認識,作者試圖整理相關的資料,提供有意赴大陸發展的業者參考,以期能夠幫助讀者了解「協作出版」產生的原因與存在的問題。中共對於出版單位的管理採取審批制度,只有經國家正式批准,才有出版的權利,這種權利在出版物上的標誌,即是出書序號(中國標準書號,ISBN)。賣書號,即出賣出書序號,也即是出賣出版權,導致非出版單位有錢才能出書,間接否定現行之「審批制」。而「協作出版」始於一九八三年與一九八四年間,湖北省和遼寧省一些科研單位發起。中共「文化部」描述「協作出版」的形式是:「供稿單位取得出版社的同意,使用該社社號出書,同時還承擔編輯、印刷、發行的任務。」文中詳述「協作出版,產生的原因、存在的問題與整頓方案,以及為堅決禁止買賣書號,主管官署所採取的措施內容。(編者)
關鍵詞: 合作出版,委託出版,買賣書諕,ISBN,國際標準書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近十年大陸的港台版文藝圖書熱潮之研析
書刊名: 出版界
出版日期: 1995
卷期: n.37/38
頁次: pp.22-24
摘要: 西元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九年,兩岸文學在相互隔絕的狀態下走著不同的道路,大陸人對台灣文學可說是一無所知,然而近十年來情況卻有了明顯的改變,不僅台港文學躍昇成為大陸讀者界的熱點,不少台港作家更成為大陸上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此一現象實值研究與探索。一九七九年,大陸文章刊物首次發表了台灣的作品,各出版社側重主題雖有所不同,然總體而言,大陸出版社的港台書籍,多以統一大業為出版導向,並不太重視經濟效益和服務市場,直到八O年代中期才有所轉變,先後興起了瓊瑤熱、三毛熱、武俠熱和席慕蓉熱,由此可見近年來台港文學在大陸廣受歡迎的程度,然台灣作家僅在散文和詩歌方面的表現較為突出,而理論與學術著作方面仍有待加強。(編者)
關鍵詞: 台灣文藝作品,大陸出版界,圖書排行榜,港台文學作品,台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