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細雨憶故人
懷念李志鍾教授
汪雁秋 中國圖書館學會前祕書長
一、前言
2020年4月23日收到Sally Tseng (CALA)的E-mail,她告訴我們:「我極為遺憾地,很難過感傷地告訴你們,我們失去圖書館界一盞明燈,圖書館泰斗,全美僑社德高望眾的元老李志鍾博士,4月22日晚於芝加哥仙逝,享年93歲,我們感到萬分悲痛!」四月天本是美好百花開放的季節,然4月22日斜風細雨,是否天公也灑下悲傷之淚!尤其在防疫之時,我們無法在臺灣為他召開追悼會!只有默禱祝他一路好走,榮歸天庭。
二、回顧
李志鍾教授(1927-2020)(Li, Tze-Chung),江蘇人,1927年2月誕生於上海法學世家,其父李庚祥先生為滬上及臺北知名律師。因而他專修法律,1956年赴美進修,獲哈佛及哥倫比亞等大學多項不同學科的學位。1965年在伊利諾州立大學轉任圖書館學助理教授,開啟了法學專業之外的圖書館員及教學生涯,1966年轉任伊利諾州羅莎里大學Rosary College擔任副教授、教授及院長,為旅美華人中第一位圖書館學院長級人士,尤其在80年代初期率先開設Online Searching及Online Cataloging,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等資訊科學相關課程。1970-1972擔任國立中央圖書館第四任館長(以下簡稱中圖)。在他任中央圖書館館長時,提出四個方針:1、中圖是一個行政機關,主在服務讀者,不應以研究為主;2、提高國人對圖書館的重視;3、力求精簡,發揮行政效率;4、參照歐美先進國家圖書館業務從事革新。並作以下幾項措施:1、中午不關閉休息,繼續開放,以利讀者;2、創辦印刷目錄卡,與書商聯絡,在新出版的書中印行目錄;3、創辦聯合目錄;4、創辦公報索引;5、善本書縮影寄存公共圖書館的制度的推行;6、舉辦第一次全國圖書館業務會議;7、啟用美國官書排架號碼,加速官書上架使用;8、成立圖書館研究所;9、成立日韓文室;10、成立法律室。[1]70年代,臺灣圖書館經營理念尚存在傳統方式,尤其是中圖,李教授來後改革太快,同仁難以接受因而遭受到不少阻礙。但今日思之,他的理念是正確的,我們只能說他來的時間不對。
三、最後的歡聚
2016年5月間,本人從美國華人圖書館員協會通訊網(CALA LIST)得知今年適逢李志鍾教授90嵩壽,美國華人圖書館協會(以下簡稱CALA)會員紛紛致函道賀。有鑑如此,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長青會員委員會(以下簡稱長青會)定於6月15日召開一次慶生會,感謝南臺科技大學圖書館楊智晶館長從中聯繫,他們夫婦與長女公子來臺參加,高興的與幾位館長(王振鵠、楊榮森、顧敏)及學會前理事長:薛理桂、黃鴻珠及他的學生等在國圖曾館長貴賓室見面,真是一幅溫馨的畫面,會中由顧敏、胡歐蘭及辜瑞蘭講述他們求學的經過,胡歐蘭教授簡單扼要道出李教授各方面的貢獻:
(1)創辦華人在全球圖書館界活動的舞臺-CALA;
(2)首辦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班(1970);
(3)開啟兩岸圖書資訊交流的平臺-由家庭出發;
(4)關懷與投入圖書資訊教育-2013年促進並簽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與Dominican大學圖書資訊學院的學術交流協定;
(5)擴展育才領域,深入神學教育—2014年以中華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名義贈送「信仰獎學金」。
最後胡教授以聖經詩篇:14節,作為她的結語:「他們年老的時候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發青」,來彰顯李教授的亮麗風格。
第二位主講人辜瑞蘭委員以她任李志鍾館長室祕書時期,如何創辦「圖書館學研究班」的心路歷程,並作了統計分析集學員的教育背景,當年有90餘位社會人士報名,錄取19位,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學員結業後投入圖書館行業。自1970年至今,這個創舉惜後無繼者。
2012年張鼎鍾教授逝世後其夫婿馮源泉先生捐贈CALA壹萬美金,CALA乃設立傑出圖書館領導人獎,每年選出一人,獎金為美金1,000元,李志鍾教授於2013年榮獲首屆傑出圖書館領導人獎,然他也捐出美金壹萬元作補助學生到美國留學之用。從以上言談,深深感受到他對己節儉,對公益熱心,正如顧前館長在他文中所說:「李志鍾先生天生個性積極、熱誠、治學認真鑽研、又是一個極為樂天知命、古道熱腸及達觀的人。他熱愛中華文化........他身處北美芝加哥與紐約超過一甲子時光,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並創作《第三類美國人》這本書,並且橫渡太平洋往返他的出生地上海和第二故鄉臺灣,將近上百次之多。.......」這確是李志鍾教授真實的畫像。
最後李志鍾教授致詞,感謝臺灣朋友們為他舉辦如此溫馨的慶生座談會,值得他永久的回憶。他一再談起年輕學子,如果要到美國深造,請同他聯絡,他願給予協助,再再表現他對年輕人的關懷。接著李夫人汪引蘭教授簡明敘述李教授當年如何應聘放棄高薪來臺接掌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之職,是抱著一顆熱誠愛國之心,充滿希望將美國圖書館經營新理念帶到臺灣,但卻遭遇到很多阻礙,然李館長並不灰心。離開臺灣主要是孩子教育問題,他們的兩個女兒在美國出生,受的是美國教育,來臺灣無法進學校,只有進美國學校,而學費高昂,一個人薪資不足支應,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回美國。她語重心長的說:他們熱愛中華文化,無論他們在美國多久,仍是中華兒女。她以「責己以嚴,待人以寬」共勉之。
四、結語
李志鍾教授在回臺服務的二年之中,出版《中文參考用書》、《美國圖書館業務》、《中文目錄片樣初稿》等圖書館方面的專門著作。在此之前,著有《陸海空軍軍人釋論》與《陸海空軍刑法概論》。兩書均獲國防部學術獎,後者並獲臺灣省政府社會科學獎。其英文著作:《社會科學參考資源》(Social Science Reference Sources, 1980 1st ed., 1990 2nd ed., 2000 3rd ed.),「資訊檢索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Online Searching, 1985)。李教授並曾榮獲美國多明尼克大學(前身為羅莎里學院) 1971年的 The Elsie and Philip D. Sang 傑出教授獎、美國芝加哥1982年的Phi Tau Phi及全美1088年的Phi Tau Phi傑出教育服務獎、華美圖書館員協會1988年的傑出貢獻獎、華美圖書館員協會2000年的Presidential Recognition獎、及亞美圖書館員協會2001年的 Legacy Leader獎。
此外,李志鍾先生非常熱衷於圖書館與教育事業的推動,積極參與各種相關學術團體的活動:包括1971-1976年擔任國際東方圖書館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iental Librarians的區域代表,1973年發起成立華美圖書館員協會Chinese-American Librarians Association擔任首屆會長1974-1976以及執行長1976-1979,同時在1971-1972年擔任中國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並在臺灣發起成立「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2]
回想四年前的慶生會,歷歷在眼前,誰知四年後他卻與世長辭,那卻是最後的一面,我們不捨,我們懷念,他的精神永在。
李夫人汪引蘭教授於李教授慶生會致詞(2016.6.15)
慶生會海報(2016.6.15)


